艾蜜莉·多納爾森

艾美莉·田納西·多納爾森英語:1807年6月1日—1836年12月19日)是1829年至1834年代理美国第一夫人,當時她的姑父安德鲁·杰克逊擔任總統,但姑姑瑞秋·傑克遜卻在丈夫就職總統前幾週去世。

艾美莉·多納爾森
代理美国第一夫人
任期
1829年3月4日—1834年11月26日
总统安德鲁·杰克逊
前任路易莎·亞當斯
继任莎拉·約克·積遜(代理)
个人资料
出生(1807-06-01)1807年6月1日
美國田纳西州纳什维尔多納爾森
逝世1836年12月19日(1836歲—12—19)(29歲)
美國田纳西州纳什维尔
死因肺結核
配偶安德魯·傑克遜·多納爾森1824年结婚)
儿女4名
亲属
学历納士維女子學院

多納爾森在田納西州的多納爾森和積遜家族中長大,後來嫁給了表親安德魯·積遜·多納爾森。多納爾森夫婦跟隨姑父積遜工作,在後者登上總統寶座後,他們一同搬入白宮,多納爾森更獲委任為白宮女主人。儘管缺乏正規的禮儀訓練,她還是成功勝任這個角色,並受到華盛頓社會的好評。1829年發酵的「襯裙事件」導致多納爾森夫婦與總統之間產生分歧,多納爾森隨後在1830年和1831年大部分時間返鄉。多納爾森的健康狀況於1832年開始惡化,最終於1836年12月19日因肺結核離世,年僅29歲。

早年生活

孩童時期

艾美莉·田納西·多納爾森在1807年6月1日於田纳西州纳什维尔多納爾森出生[1],於家中排行13[2],父親是約翰·多納爾森(),母親是瑪麗·珀內爾()[1]。她父親亦是後來第七任美國總統安德鲁·杰克逊髮妻瑞秋·傑克遜的兄弟[1]。小時候,她就讀於納士維一所木屋學校[1]。當時還是個小女孩的她便與表親、未來丈夫安德魯·傑克遜·多納爾森關係密切[3]。1816年,放學後安德魯在護送艾美莉回家時對她產生好感[3]

艾美莉的孩提時代是在田納西州的鄉村度過,甚少接觸政治或城市社會生活[4]。相反,在1810年代,正值童年的她卻經歷了不少軍事事件:她的家族成員參加了1812年战争,叔叔安德魯·積遜成為著名的將軍[5]新奥尔良之战發生時,八歲的她意識到戰爭將為家人帶來危險[6]。自13歲開始,她便就讀納士維女子學院[1];她在此地接受的教育超過了當時大多數美國婦女的水平[7]。可惜的是,她最終因健康狀況不佳而被退學,及後與姑媽一起住在隱士之家[1]

婚姻和家庭

成年後的艾美莉追求者無數,當中包括山姆·休士頓[8]。當安德魯·傑克遜·多納爾森開始從事律師時,兩人墮入愛河,不久後便訂婚[8]。由於積遜早已邀請安德魯擔任他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私人秘書,因此兩人決定提前結婚,以免長時間分離[9]。1824年初,艾美莉生病,加上她的父母不願意看到她在如此年輕的時候結婚,令婚禮的籌劃變得複雜[8]。同年9月16日,艾美莉和安德魯在隱士之家完婚,婚禮以長老宗儀式進行[10]。當年艾美莉只得17歲,安德魯則是25歲[11]。但是,艾美莉在得知嫂子於同日較早時候去世後,便取消了慶祝活動[11]

多納爾森與姑姑麗素·積遜和姑父安德魯·積遜關係密切,他們甚至將她視為己出[4]。多納爾森夫婦育有四個孩子:小安德魯·積遜·多納爾森(,1826年至1859年)、瑪麗·艾美莉·多納爾森(,1829年至1905年)、約翰·塞繆爾·多納爾森(,1832年至1863年)、雷切爾·積遜·多納爾森(,1834年至1888年)[12]。其中,三名孩子是在多納爾森一家住在白宮時所生的[13],並且所有孩子的教父都是現任或未來總統:積遜是兩個兒子的教父,马丁·范布伦詹姆斯·诺克斯·波尔克則分別是兩個女兒的教父[14]

婚禮舉行兩週後,多納爾森夫婦陪同積遜前往華盛頓,而當時積遜是1824年美国总统选举候選人[15]。多納爾森沉浸在這座城市的時尚和文化之中,並與身處在這座城市的其他女性建立聯繫[15]。在眾多新朋友之中,最親密的莫過於特拉華州參議員路易斯·麦克莱恩的妻子[16]。姑父曾經遭到政治抹黑,姑姑亦深受其害;但與姑姑相比,她反而受到社區歡迎[17]。1825年初,多納爾森夫婦返回田納西州家中,開始了他們的婚姻生活,丈夫負責耕作,她則建造了花園來種植老鸛草紫薇[18]

1828年10月,多納爾森與兒子前往阿拉巴馬州弗洛倫斯探望她的姐姐[19]。次月,她返回田納西州,積遜坐上總統寶座的消息便傳得街知巷聞[19]。姑姑要求多納爾森前往白宮,代自己履行美国第一夫人的社會角色[20]

白宮女主人

職責

積遜妻子在他就職前不久去世[20];積遜就任總統後,多納爾森便負責主持社交活動[4]。21歲時,她與曾經擔任積遜總統助理的丈夫一起搬入白宮[13]。由於妻子的離世,積遜選擇不出席他的就職舞會,多納爾森夫婦則代他參加[21]。在入主白宮的頭幾日,總統因失去妻子而悲痛欲絕,多納爾森則照顧他[7]。白宮訪客可以自由地穿過大樓,從中央走廊看到多納爾森的臥室,對此她認為白宮缺乏私隱度,並感到困擾[22]。總統最終讓人安裝隔板,封住私人居住區域[22]

在履行美國第一夫人的社會角色時,多納爾森廣受好評[20]。雖然她不像一般白宮女主人一樣見多識廣、受過良好教育,但她年齡之低卻是個有效的藉口[23]。有時人們會注意到她不熟悉社會風俗,但她的和藹善良和對熟練的舞蹈卻受到讚譽[4]。另一方面,她很有能力管理一個大家庭,就像她在家裡經常這樣做一樣[24]。她還因在其任期內提供的食物和酒水而受到讚揚[15]。儘管她缺乏經驗,但總統相信她對白宮禮儀的判斷,並允許她在此類事務上做出決定[4]

襯裙事件

在積遜總統首個任期中,多納爾森與他的關係便因「襯裙事件」而出現長期影響[25]。華盛頓社交名媛佩吉·伊頓是這件事件的當事人,有傳她在與丈夫约翰·伊顿結婚前曾經是其情婦[25]。在積遜信任的眾多知名人士之中,多納爾森是其中一個建議他與伊頓夫婦保持距離的人[25]。多納爾森在白宮活動中容忍伊頓,但拒絕去伊頓家拜訪,而這一舉動在當時來說是屬於冷落行為[25]。鑒於她在社會事務中扮演的角色,多納爾森選擇與誰交往尤為重要[26]

伊頓夫婦在爭端開始時致信多納爾森,瞭解她所知道的情況,並鼓勵她不要理會這些流言蜚語[27]。但是,多納爾森站在他們的對立面,丈夫亦跟著她的思路站在同一立場[27]。1829年7月,兩人之間的不和在一次乘船旅行中演變成私人恩怨:當時正懷孕的多納爾森出現孕吐症狀,但她選擇跌坐在地上,無視了伸出援手的伊頓[28]。當總統要求多納爾森拜訪伊頓夫婦,並邀請佩吉參加她孩子的洗禮時,情況變得更糟[4]。總統的親信、國務卿馬田·范布倫尋求與多納爾森進行私人會面以解決問題,但他的介入對緩解衝突毫無幫助[29]。多納爾森向他解釋,指自己與伊頓在道德問題上沒有存在分歧,只是發現她是個令人不快的人物[30]

1830年國會休會後,積遜和家人回到隱士之家[31]。多納爾森與母親團聚,並悼念離世的父親[31]。多納爾森一家在襯裙事件中連成一線,促使她與積遜的關係進一步惡化,積遜甚至認為他們在政治上密謀反對他[31]。當時兩人之間的間隙變得越來越大,以至多納爾森拒絕留在隱士之家,選擇留在母親家中[32]。當積遜返回華盛頓時,只有安德魯陪伴他,其妻艾美莉未有同行[32]。目前尚不清楚多納爾森是被總統要求離開還是她自己主動要求[33]。隨後,伊頓的支持者瑪麗·安·劉易斯()接替多納爾森成為新的白宮女主人[34]

重返白宮

多納爾森在丈夫不在的時候一直撫養孩子[35]。她丈夫和積遜都希望她重返白宮,但她拒絕接受積遜要求社會接受伊頓的請求[36]。最後積遜於1831年初做出讓步,允許多納爾森無條件回歸[37]。安德魯於3月回家,4月開始準備返回華盛頓;然而,積遜突然改變立場,點明除非多納爾森夫婦在與伊頓夫婦的爭端中有所緩和,否則他們都不得返回,打斷了多納爾森夫婦的準備工作[38]。隨後,安德魯獨自返回華盛頓,發現伊頓和大多數內閣成員已經辭職[38]

9月5日,多納爾森抵達華盛頓並返回白宮[39]。11月,積遜的兒子與莎拉·約克結婚[40]。人們並不確定她是否會接替多納爾森的角色,但總統決定約克將擔任隱士之家的女主人,而多納爾森則保留白宮女主人的職位,原因在於他需要多納爾森的丈夫留在華盛頓[40]。 

1832年5月,在多納爾森的兒子約翰出生後,她的健康狀況開始惡化[41]。因此,她決定留在華盛頓,不在7月冒險隨總統前往田納西州[41]。1833年夏天,當她的丈夫和總統穿越美國東北部時,她同樣選擇留在白宮[42]。不過在同年8月,她和孩子們則陪同總統前往維珍尼亞州東南部的里普拉普[42]。1834年4月9日,多納爾森誕下第四個孩子,但她的健康狀況卻越來越差[43]。由於患病,多納爾森於1834年實際上不再是白宮女主人[13],交由莎拉·約克·傑克遜接手[44]

生病和離世

1836年春天,多納爾森的健康狀況每況愈下,於是周遭人們決定讓她離開華盛頓,返回老家田納西州[45]。同年6月,她抵達田納西州,前往她在隱士之家附近的種植園「白楊林」(後稱鬱金香林)休養[46]。種植園近期經歷一次翻修,她在抵埗後負責監督家具的擺放[45]。但是,多納爾森勞累過度導致肺出血,並暴露了她患有肺結核的事實[47] 。她只好取消返回華盛頓的計劃[48]

1836年秋天,多納爾森的健康狀況看似漸漸恢復[49]。她的丈夫於10月返回白宮,在親戚照顧她的期間履行兩個月職務[49]。不少著名人物經常詢問她的健康狀況,包括參議員詹姆斯·布坎南首席大法官罗杰·B·托尼、國務卿約翰·福賽思、海軍部長利瓦伊·伍德伯里、郵政總長阿莫斯·肯德尔[49]。12月,她的健康狀況再度急轉直下[50]。16日,她接受了自己即將死去的事實,向孩子們道別,並讓人扶她起來,以便她可以在窗外守候丈夫,希望他從華盛頓回來[51]。19日,多納爾森離世,終年29歲[52][46]。兩日後,丈夫安德魯才回到家中[52]

影響

多納爾森成為19世紀中葉眾多代理第一夫人中的第一人[53]。她並沒有有意義地改變白宮女主人的地位[44]。傳記作家帕梅拉·威爾考克斯·伯克()撰寫了一部關於她生平的多卷傳記,並於1941年以《田納西州的艾美莉·多納爾森》()為題出版[10]。多納爾森的女兒瑪麗聲稱她是首個在白宮出生的嬰兒,但實際上托马斯·杰斐逊的孫子才是[54]

多納爾森在襯裙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在社會上,她是美國最有權勢的女性,而她決定站在伊頓的對立面是後果之一[55]。此事導致華盛頓政治和社會爭端出現分裂,可能直接影響了第二政党体系,而此制度將在南北战争前數十年主導美國政治[56]

在1982年錫耶納學院研究所要求歷史學家評價美國第一夫人的調查中,多納爾森和另外幾位「代理」第一夫人亦被包含在內。第一夫人調查此後定期進行,它根據第一夫人的背景、對國家的價值、智力、勇氣、成就、正直、領導力、獨立自主、公眾形象以及對總統的價值等獨立標準的累積得分,來對各位第一夫人排名。在該年調查中,多納爾森在合共42位第一夫人和代理第一夫人中,獲歷史學家評為第26位。而在後來的調查中,像多納爾森這類代理第一夫人已被排除在外。[57]

參考資料

  1. Sibley 2016,第123頁.
  2. Burke 2001,第5頁.
  3. Spence 2017,第26頁.
  4. Schneider & Schneider 2010,第387-388頁.
  5. Burke 2001,第44頁.
  6. Burke 2001,第6頁.
  7. Burke 2001,第7頁.
  8. Spence 2017,第27頁.
  9. Burke 2001,第90頁.
  10. Sibley 2016,第123-124頁.
  11. Spence 2017,第27-28頁.
  12. Cheathem 2007,第28頁.
  13. Watson 2001,第50-51頁.
  14. Burke 2001,第8頁.
  15. Sibley 2016,第124頁.
  16. Burke 2001,第96頁.
  17. Burke 2001,第98頁.
  18. Spence 2017,第31頁.
  19. Spence 2017,第33頁.
  20. Diller & Robertson 2001,第154頁.
  21. Spence 2017,第36頁.
  22. Spence 2017,第37頁.
  23. Caroli 2010,第40-42頁.
  24. Spence 2017,第38頁.
  25. Sibley 2016,第124-125頁.
  26. Spence 2017,第39頁.
  27. Spence 2017,第40頁.
  28. Spence 2017,第41-42頁.
  29. Burke 2001,第154-155頁.
  30. Spence 2017,第45頁.
  31. Spence 2017,第48頁.
  32. Cheathem, Mark R. . Tennessee Historical Quarterly. 2003, 62 (3): 218–237 [2023-07-08]. JSTOR 4262776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6) (英语).
  33. Sibley 2016,第125頁.
  34. Sibley 2016,第126頁.
  35. Spence 2017,第50頁.
  36. Spence 2017,第52頁.
  37. Spence 2017,第55頁.
  38. Spence 2017,第56-57頁.
  39. Burke 2001,第221頁.
  40. Spence 2017,第61頁.
  41. Spence 2017,第67頁.
  42. Spence 2017,第69-70頁.
  43. Spence 2017,第72-73頁.
  44. Feller, Daniel. . University of Virginia. [2023-0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19) (英语).
  45. Spence 2017,第82頁.
  46. Meacham 2008,第326頁.
  47. Spence 2017,第83頁.
  48. Burke 2001,第293頁.
  49. Spence 2017,第83-84頁.
  50. Spence 2017,第86頁.
  51. Burke 2001,第302頁.
  52. Spence 2017,第87頁.
  53. Caroli 2010,第40頁.
  54. Spence 2017,第42頁.
  55. Spence 2017,第63-64頁.
  56. Spence 2017,第62頁.
  57. (PDF). Siena Research Institute. 2008-12-08 [2023-07-0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3-27) (英语).

文獻

  • Burke, Pauline Wilcox. .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ress. 2001. ISBN 978-1-57233-137-2 (英语).
  • Caroli, Betty.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2010. ISBN 978-0-19-539285-2 (英语).
  • Cheathem, Mark Renfred. .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07. ISBN 978-0-8071-3565-5 (英语).
  • Diller, Daniel C.; Robertson, Stephen L. . CQ Press. 2001. ISBN 978-1-56802-573-5 (英语).
  • Meacham, Jon. . Random House Publishing Group. 2008. ISBN 978-1-58836-822-5 (英语).
  • Schneider, Dorothy; Schneider, Carl J. 3rd. Facts on File. 2010. ISBN 978-1-4381-0815-5 (英语).
  • Sibley, Katherine A. S. (编). . John Wiley & Sons. 2016. ISBN 978-1-118-73218-2 (英语).
  • Spence, Richard Douglas. . Vanderbilt University Press. 2017. ISBN 978-0-8265-2165-1 (英语).
  • Watson, Robert P. .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2001. ISBN 978-1-62637-353-2 (英语).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