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港

臭港英语:、Chau Kong),是对香港的一负面称呼,最初见于1960年代。

乱抛垃圾

香港在1960年代,香港的环境卫生情况欠佳[1],在1964年12月1日的市政局周年会议上,议员就公共卫生问题进行讨论,指出如果任由乱掉垃圾等情况持续下去,香港便会成为「臭港」了[2],到1970年代港府大力推行清洁香港运动在各区广设垃圾桶提升环境卫生[3][4]

六七暴动

在1967年香港六七暴动期间,香港左派发动罢工、罢市及炸弹袭击,企图以瘫痪香港经济的手段达致其「斗垮港英」的目的,香港的左派报章形容当时的左派工人在斗委会高举「毛泽东思想」的领导下「把香港变成『臭港』、『死港』」[5][6][7]

陆港矛盾

「臭港」一词近年亦多指香港的负面情况。如游客在港购物惨死,香港冒牌导游等情况。[8]

臭港说法也常用于中国内地人攻击香港[9],如2012年,孔庆东大骂香港人,其中提到“臭港”[10]。然而,部份香港人则持相反观点。他们认为香港之所以变成大陆人口中的「臭港」全都是拜中国大陆当局的「赏赐」所致。另外大陆旅客的各种不文明行为[11],如: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和大小便等也助长了香港变成所谓的「臭港」。

参见

参考数据

  1. 《华侨日报》1964年9月9日
  2. 《大公报》1964年12月2日
  3. . 工商晚报 (第7页). 1972-10-18 [2023-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23).
  4. . 华侨日报 (第7页). 1972-12-12 [2023-09-23].
  5. . [2013年1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29日).
  6. . 大公报 (第1页). 1967-07-17 [2023-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20).
  7. . 大公报 (第1页). 1967-07-19 [2023-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20).
  8. . 北京青年周刊. [2013-01-10].
  9. . 联合早报. [2013-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03).
  10. . [2013-01-10].
  11. . 风传媒. 2014-04-29 [2023-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12).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