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卫队伊拉克复兴支持群

自卫队伊拉克复兴支持群日语:英语:[2][3]日本自卫队因应伊拉克战争而派外的一支营级人道救援部队。于2004年1月派遣至伊拉克南部的萨玛沃。任务包含了支持伊拉克当地的水资源净化、公共及基础设施的重建工程等[4]

自卫队伊拉克复兴支持群

存在时期2004年1月19日(创建)
2004年2月3日-2006年7月18日(陆自部份废除)
2007年-2009年(空自部份废除)[1]
国家或地区 日本
功能人道救援
规模营级单位,600人
直属 陆上自卫队
驻军/总部 伊拉克萨玛沃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
假名
平文式罗马字

背景

日本自卫队员在伊拉克
日本自卫队员派遣伊拉克时穿的迷彩作业服

自卫队至伊拉克的争议性派遣是小泉内阁美国要求后定案的。这在日本历史上是一显著事件,象征着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第一次进行非联合国主持任务的海外派兵。日本国内舆论对此次派兵的意见相当两极,因为日本国宪法第九条禁止将武装力量用于自行防卫之外的目的,而对于伊拉克支持群的任务性质产生争议。

为了使伊拉克派遣合法化,于12月9日将记载派遣期间活动内容、人数规模等相关信息的「基本计划」()提交临时内阁会议决定。之后,12月19日下达了航空自卫队的派遣令,26日派遣了48人的先遣队前往中东。自此之后又陆续派了陆上自卫队和航空自卫队的更多部队到伊拉克去。

2003年11月29日,两名日本派遣人员在伊拉克的提克里特附近进行复兴支持群的最后阶段筹备工作时遇害身亡[5]。2004年4月上旬,一名日本记者和两名工作人员被绑票,但于4月15日被释放[6]。 翌日又有一名记者和工作人员被绑架,这次在24小时内获释[7]。前三人的绑票者威胁说若日本不在三天内撤走自卫队,就要放火烧他们。组织「伊斯兰传教士委员会」的发言人表示,是日本国内要求撤回部队的声浪增强,才让他们释放日本人员。

统一圣战组织领袖阿布·穆萨布·扎卡维于2004年7月20日的一次声明中警告日本、波兰保加利亚必须将部队调离,要求日本政府「仿效菲律宾的决定」并威胁若是不从,「就以汽车炸弹伺候贵国」[8]。2004年10月30日,日籍背包客香田证生遭到斩首的遗体在伊国首都巴格达被寻获,在此前他已被俘了数日。此事件增加了日本国民施加于小泉政府的压力,要求自卫队回国的声浪变高[9]

2005年5月25日,一名法国外籍兵团和陆上自卫队第1空降团的退役队员齐藤昭彦,在一次护卫任务中担任保安人员时死于埋伏[10]

部署

日本航空自卫队用于伊拉克行动的C-130H运输机

在伊拉克战事爆发期间,萨玛沃的形势长期以来都相对稳定、且治安较好,因此被选为自卫队的活动地点[11]

2004年1月9日,陆上自卫队先遣队(约30人)和航空自卫队本队(约150人)的派遣命令正式下达。17日,陆上自卫队的分遣队继第一批航自先遣队后到达了科威特[12]。19日,第一批陆自部队抵达了萨玛沃的荷兰军基地内。

2005年12月8日,日本内阁会议决定再将自卫队的派遣延长一年[13],而英军澳大利亚国防军则是在上半年就对部署问题展开检讨。但民调显示反对派遣期延长的受访者所占比例,已从2005年年年初的55%增加到69%。2004年到2006年间的自卫队驻伊人员共计进行了9次轮调[14]

由于自卫队队员不得主动与伊拉克游击队交火(除非遭受攻击)[15],因此该部队主要由澳大利亚陆军负责防卫[2][16]。然而陆上自卫队特殊作战群西部方面队的一个步兵连队(团级)及第1空降旅团仍派遣少量人员赴伊保护自卫队派遣团。尽管曾数次发生迫击砲及火箭筒砲弹落入自卫队阵地内的事件,但没有因此造成损失或人员伤亡。

撤离

日本防卫厅官员在最初对自卫队撤出伊拉克的消息予以否认。尽管最终还是承认驻伊部队会在2006年3月开始回国,但之后又坚称任何撤离计划都要视伊拉克在2006年底之前是否能组建新政府、改变局势而定。最后伊拉克联合政府于5月创设了,而小泉内阁之后也宣布会在7月宣布任务终结之前,尽早展开撤兵作业。

6月20日,小泉纯一郎首相于下午在首相官邸举行的记者会中正式宣布将分批撤回伊拉克的陆上自卫队,但也建议将空降后勤支持单位从南部的萨玛沃迁到巴格达去代替地面部队[17]。而时任防卫厅长官额贺福志郎也于该日向驻伊部队发出撤退令,同时对于自卫队派伊两年内没有队员伤亡表示欣慰[11]

6月25日,第一批为数600人的分遣队开始从萨玛沃前往科威特[18],同时出动民间货运业者运出萨玛沃基地内的支持物资和机材。从此之后进行了数个阶段性的撤离,而最后的220人于7月18日离开伊拉克[18]。自卫队的萨玛沃基地则计划移交给伊拉克陆军的第10师第2旅当成旅指挥部。


参考文献

  1. (PDF). [2013-06-2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1-20).
  2. Fresh troops for southern Iraq.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Retrieved on December 5, 2008.
  3. Australia Deploys More Troops to Iraq.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Retrieved on December 4, 2008.
  4. Prime Minister Koizumi Encourages Japan Ground Self-Defense Force (JGSDF) to be Dispatched to Iraq.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Retrieved on January 27, 2008.
  5. . [2013-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09).
  6. Japanese hostage trio freed in Iraq | The Japan Times Online 存盘,存档日期2004-05-04.
  7. . [2013-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23).
  8. . [2013-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24).
  9. Shosei Koda was the first Japanese killed in Iraq - Pravda.Ru 存盘,存档日期2006-02-21.
  10. . [2013-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1-26).
  11. 日本决定撤回驻伊拉克陆上自卫队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美国之音
  12. Prime Minister Encourages Japan Air Self-Defense Force (JASDF) to be Dispatched to Iraq.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Retrieved on January 27, 2008.
  13. Xinhua - English 存盘,存档日期2016-03-04.
  14. Robert Catley and David Mosler, The American Challenge: The World Resists US Liberalism Ashgate Publishing, 2007), 148.
  15. Japan: A Liberal, Nationalistic Defense Transforma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Retrieved on April 3, 2007
  16. MINISTER VISITS TROOPS IN AL MUTHANNA PROVINC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Retrieved on December 4, 2008.
  17. . [2013-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1).
  18. Japan Begins Withdrawal from Iraq 存盘,存档日期2006-06-28. Retrieved on April 1, 2007

外部链接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