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钟

自由钟英语:),又称独立钟,过去称为州议会大厦钟英语:)或旧州议会大厦钟英语:),是美国独立的标志性象征,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象征着自由公正[1]

自由钟
Liberty Bell
经纬度39°56′58″N 75°9′1″W
位置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自由钟中心
设计者白教堂钟铸造厂(Whitechapel Bell Foundry)
类型
材料70%, 20%, 10%其他金属
3.82英尺(1.16米) (周长12英尺(3.7米) 唇部周围7.5英尺(2.3米)围绕冠部)
高度4英尺(1.2米)
完工1752年(1753年重铸)
网页Liberty Bell Center
重量2,080英磅(940)

自由钟曾放置在宾夕法尼亚州议会大厦(现更名为美国独立纪念馆)的钟楼上,今天的钟陈列于街对面的自由钟中心,大钟是1752年由伦敦莱斯特和帕克公司(后被称为白教堂钟铸造厂)受宾夕法尼亚省议会委托制作,并且铸有「直到各方土地上所有的居民均声明自由。」的字样,这段文本出自《圣经》的《旧约·利未记》25:10,大钟在抵达费城后第一次敲响,并由当地工人约翰帕斯和约翰斯托两次重铸,他们的姓氏也出现在大钟上。早年,大钟被用来召集立法者参加立法会议,并提醒公民注意会议时间和公告。

传统上,人们认为大钟是在1776年7月8日,大陆会议的代表约翰·尼克松上校宣读《独立宣言》前敲响此钟来召集费城的市民而出名,但历史学家对此存有疑问,因为当时悬挂该钟的议会大厦尖塔存在严重的结构问题。[2]1774年的大陆会议和1775年的列克星敦和康科德战役都敲响过此钟,美国独立后,钟虽变得较默默无闻,在1837年之前被称为“独立钟”或者“老洋基的钟”。[3]直至19世纪中叶美国废奴主义运动兴起,废奴主义者把钟上的铭文大肆宣传,这钟才被世人称呼为“自由钟”。[4]

自由钟在19世纪初出现独特的大裂缝,人们无法确定自由钟破裂的原因,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称,当1835年首席大法官约翰·马歇尔去世后,钟在敲响时破裂了,自1885年开始,自由钟被允许展示在各种博览会和爱国集会。二战后,费城允许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接管大钟同时保留所有权。在冷战期间,自由钟视为自由的象征,并且是60年代民权运动的热门场所。1976年,大钟从独立厅搬到附近购物中心的展馆,然后于2003年搬到与展馆相邻的的自由钟中心。作为美国文化的象征,自由钟广泛见之于许多书籍、文艺、美术等文化作品。

历史

源起

《第一声钟》 让·里昂·热罗姆·菲利斯

自1682年费城建市以来,城市钟一直被用来提醒公众公告或危险。最初的钟挂在宾夕法尼亚州议会大厦(现称为独立厅)后面的一棵树上,据说是由其创始人威廉·佩恩带到这座城市的。1751年,市政因希望在日益发展的城市内,能够拥有令公众在更远的区域听到钟声的需求,而在议会大厦建造了一座钟楼[5],宾夕法尼亚省议会发言人艾萨克·诺里斯下令该殖民地的伦敦代理人罗伯特·查尔斯 (Robert Charles)获得了一个“重约两千磅的好钟”。[6]

我们希望并依靠您在这件事上的关心和帮助,并且将在第一时间获得并转发它,正如我们的工人告诉我们的那样,在他们的棚架从我们打算放置它的建筑物敲下之前挂钟,会减少很多麻烦,因为要到明年夏天结束或秋天开始才能完成。让钟由最好的工匠铸造,并在发货前仔细检查,并在钟周围印上以下字样:

根据 Pensylvania 原文如此 Povince 原文如此 大会的命令,1752年在费城州府

和下方:

直到各方土地上所有的居民均声明自由。-Levit. XXV. 10.[6]

从 诺里斯的下令中提到《利未记》之意,可知其反映了同时代的做法,即为具有特殊意义铸造的钟上,赋予独特的品质。[7]


查尔斯尽职尽责地从伦敦莱斯特和帕克公司(后来称为白教堂钟铸造厂)的托马斯·莱斯特(Thomas Lester),以150英镑13分的总和(相当于2020年的22,994英镑)订购了钟,包括到费城的运费和保险费。钟于1752 年 8 月抵达费城。诺里斯写信给查尔斯说钟声完好,但他们当时尚未敲响大钟,因为他们正在为州议会大厦建造钟塔,大钟被安装在支架上以测试声音,但在拍板的第一次敲击时,大钟的边缘破裂了。当时的宾夕法尼亚州议会的发言人这样写道:

在它被挂起来测试声音的时候被击了一下就开裂了,并没有任何暴力行为,听到这个消息,我觉得这是一种羞辱。

——[3]

这一插曲将在后来的故事中得到很好的说明:1893年,第23任美国总统本杰明·哈里森在自由钟从铁路经过印第安纳波利斯时,发表演讲称:「这个旧钟是在英国制造的,但是在宣布自治权和人的平等权利之前,它需要在美国重新铸造。」 。

第一代的大钟破裂后,费城当局曾试图用船将它归还英国,但带来钟的船长却无法带上它,两位居民约翰帕斯和约翰斯托提出重铸大钟的计划,尽管他们在铸钟方面缺乏经验,但帕斯曾曾在邻近新泽西州的霍利山铁铸造厂短暂学习。斯托作为黄铜创始人的学徒也有四年的资历,因此第一代大钟后被熔化后,并被两人铸造成旧钟。两人认为大钟的金属太脆,并使用铜将钟形金属增加了大约10%,最后旧钟在1753年3月准备就绪,诺里斯报告称,钟上的字母(包括创始人的姓名和年份)也比第一代大钟的更清晰,这两个人的姓氏(帕恩和斯朵)也被刻在钟的铭文上。[8] 为了测试重铸的大钟,市政府官员特意安排了一场公共活动,免费提供食物和饮料。不过当旧钟敲响虽然没有碎烈,但发出的声音,被一位观众形容为就像两个煤斗撞在一起般。帕斯和斯托当场被众人嘲笑,连忙把钟拿走而重新铸造。最后在两位居民的重新努力下,旧钟在1753年6月进行第二次测试,声音被众人认为较满意。不过诺里斯对旧钟的成果并不满意,并吩咐查尔斯再订购第二口钟,这第二个钟被称为「姐妹钟(英语:)」,并在1754年夏天抵达费城。当时诺里斯想确定制造者托马斯·莱斯特和派克钟表公司是否会回收原本的钟,因此将铸钟所用的金属价格也记入账单。[9]

第一代大钟瑕疵的原因尚不确定,白教堂铸造厂的立场是,大钟要么在运输过程损坏,要么被一个没有经验的敲钟人所打破,不小心将梆子撞到了边缘,并非撞到了钟的主体。[10]1975年,温特图尔博物馆对大钟内的金属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在钟的建造、重建和第二次重建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错误所导致」,博物馆发现自由钟中的锡含量,比那个时代白教堂所制作的大钟还高得多,暗示了白教堂在合金犯了错误,也许是使用含高锡的废料开始熔化,而不是通常的纯铜。[11]后经分析发现,自由钟在第二次重铸时,帕斯和斯托没有在钟形金属中增加纯锡,而是添加了铅含量高的廉价锡,导致新金属未完全混合到模具中,结果产生一种极易碎的合金,不仅导致大钟无法使用,而且使早期的纪念品收藏家更容易从大钟边缘敲下一部分的结构。[12]

早期(1754–1846)

大楼由一座塔楼和两侧的小楼构成. 街上可以看到马车.
18世纪70年代的宾夕法尼亚省议会大楼

1754年8月13日,宾夕法尼亚州议会在经过投票决定后保留两口钟。他们将姐妹钟装在了塔楼上[13]上,旧钟则通过投票表决用于「议会日后可能会使用的场合」[13]。钟声用于通知召开议会会议。[14]有关此钟用途的文献记载可追溯到1755年10月16日,本杰明·富兰克林在写给翻译家凯瑟琳·雷的信中提到:“是时候说再见了。钟声响起,我须长眠于墓中,在另一个世界继续我的政治生活。”[15]1760年10月25日,钟声再次响起,标志着大不列颠国王乔治三世的即位。[14]18世纪60年代早期,当地有一座教堂尚未建成,议会便允许教堂使用议会大楼敲旧钟好召集信徒。[15] 此外,旧钟还用来召集公民参与公开会议。1772年,一群公民曾向议会投诉钟声响得过于频繁。[14]

尽管有关自由钟的传说日渐增多,但直到1776年7月8日《独立宣言》公开,自由钟才第一次因为美国独立而响起。虽然当时没有关于自由钟声响起的详细描述,但多数当局都表示当天自由钟应该被敲响了。[16][17][18] 然而那时议会大楼的钟楼年久失修,自由钟可能无法使用。约翰·C·佩奇为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研究并撰写有关此钟的历史,“我们不知道议会大楼塔楼顶部的坚固程度是否仍能支撑自由钟在当天被敲响,不过我们可以猜测钟确实响了。无论真相如何,自由钟已经作为所有钟声的代表成为了美国宣布独立的象征。”[19]

安德鲁·麦克奈尔是议会大楼的门卫,负责敲钟事宜,因此他很可能就是当时负责敲响自由钟的人。1776年4月至11月期间,麦克奈尔曾两次缺席,所以当时敲自由钟的可能是接替麦克奈尔的新门卫威廉·赫里。[20]1777年7月4日,为庆祝美国独立一周年,钟声在庆典上再次响起。[17]

大钟被悬于马车上。穿着美国革命战争军服的士兵在边上待命。
1908年,自由钟在费城街头再现了1777年它在阿伦敦街头游行展出的情形
1777年9月24日,戴维斯·格雷用水彩画重现了自由钟运到北安普敦镇锡安德意志归正教堂的情形

1777年9月11日,乔治·华盛顿布兰迪万河战役中战败,当时的费城是美国独立战争革命的中心,人们手无寸铁却必须准备应对英国即将到来的进攻。当地人担心钟遭到炮火破坏,匆忙将自由钟与姐妹钟从塔楼取下,与基督堂大钟严加守卫,由货车送往伯利恒 (宾夕法尼亚州),当地的货车司机将钟运到了当时北安普敦镇(现阿伦敦 (宾夕法尼亚州))的锡安德意志归正教堂地板下。[21]随后英国彻底占领费城,自由钟则在1778年6月英国撤出城后被送回,由于议会大楼塔楼尖顶过于破旧,塔楼随后被拆除重建,自由钟也被暂时存放起来,直到1785年才再次被拿出来使用。[22]

美国独立之初,自由钟位于议会大楼的某高层,在每年美国独立日华盛顿生日以及选举日使用以提醒选民投票。自由钟也用于提醒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学生到附近的哲学馆上课。当1799年宾夕法尼亚州府迁至兰开斯特 (宾夕法尼亚州)时,自由钟再次响起,召集立法者与会。[23]当州府将弃用议会大楼时,曾提议将大楼拆除,并出售再建,费府便以70000美元(约合如今1,054,529美元)的价格将塔楼以及自由钟、姐妹钟一并买下。[24]

1828年,费城将姐妹钟出售给圣奥古斯丁天主教堂,1844年,姐妹钟在费城本土暴动时被反天主教的暴徒摧毁,姐妹钟的遗骸后被重新铸造,由维拉诺瓦大学收藏,如今位于维拉诺瓦修道院的奥古斯丁遗产室保存。[25]

破裂与停用

人们无法确定自由钟破裂的原因,不过其破裂的时间应该在1817年至1846年。期间许多报刊文章都报道了自由钟,但直到1846年才提及了钟上的裂痕。1837年某反对奴隶制度的出版物提到当时的钟是完整的。1846年2月,《公共分类帐》报道称,自由钟本应在2月22日举办的华盛顿诞辰庆典上敲响,然而当日恰逢星期日,敲钟便延期至2月23日,然而当天自由钟被发现已经遭到破坏,上面的裂痕还有被人修补过的痕迹。报道还称,大概正午时分人们才发现自由钟因为二次敲响裂痕扩大。 “如今这口旧钟被悬于费城的尖顶上,没法被修复也再也无法响起”。[26]

关于自由钟的裂痕,流传最广的说法是人们在1835年美国首席大法官约翰·马歇尔逝世时鸣钟导致其破裂。这说法可追溯到1876年,当时美国独立纪念馆的管理志愿者弗兰克·埃廷上校宣称他已经确认此事属实。尽管当时几乎没证据证明他的说法,但关于大法官逝世导致自由钟破裂的传闻早已广泛流传。此外,自由钟破裂还有以下几个版本:1824年美国人民欢迎拉法耶特侯爵凯旋回国时自由钟破裂, 或1829年英国《天主教救济法》通过时,几位受邀的男孩在无意中敲钟致其损坏;大卫·金博尔在为国家公园管理局编写的书中则暗示,钟很可能在1841年至1845年间某独立日或华盛顿诞辰时遭到损坏。[27],。虽几度企图修复裂缝,都无结果,此后大钟便停止使用。

纽约反奴隶制协会推出的期刊《记反奴隶制》首次将约翰·帕斯和约翰·斯托重铸的钟命名为“自由钟”。1835年的某名为《自由钟》的作品批判了当时费城人民无法为废除奴隶制度做出更多贡献。1837年,杂志《自由》(Liberty)将钟的画像“宣扬自由”四字印于封面。[28]1839年,波士顿的废奴主义组织“自由之友(Friends of Liberty)”创办了《自由钟》杂志。同年,新闻工作者威廉·劳埃德·加里森在《美国废奴主义》报刊《解放者》上,重印了有关废奴主义者的小册子,其中提到了一首叫《自由钟》的诗,诗中提及:尽管当时钟已有铭文,但它并不能真正声明所有居民的土地自由。[29]

独立象征 (1847–1865)

当一位男孩进入钟楼时,老人手里握着拉响向自由钟的绳子兴奋地环顾四周。
《敲钟人得知独立宣言的发表》(The Bellman Informed of the Passage of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描述了1776年7月4日自由钟敲响的故事

美国作家乔治·利帕德使自由钟成为了如今人们心中声明美国独立的历史象征。1847年1月2日,他在《周六信使》上发表了作品《1776年7月4日》,讲述了一位年迈的敲钟人于独立日当天坐在自由钟旁,担心第二届大陆会议没有勇气宣布美国独立,然而在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一个男孩出现出现并指示老人敲钟。这一故事随后被收录于与《利珀德故事集》广泛传播,[30]自此公众便将自由钟与《独立宣言》紧紧地联系起来。[31]1850年,故事的一部分作为史实被历史学家本森·约翰·洛辛重印在《革命画报实地指南》(The Pictorial Field Guide to the Revolution)上,[32]后作为美国校园读本被后代反复阅读。[33]

费城会议厅一层也被称作宣言室,是《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修订和签署的场所,[34]因为人们对自由钟的兴趣日渐浓厚,1848年费城决定将自由钟转移此处。费城为自由钟建造了一个华丽的基座,接下来的25年内它立于基座之上,最初上面还雕塑了一只鹰,后被改装在钟的内部。[35]1853年,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皮尔斯参观了费城和自由钟,并宣布自由钟象征着美国革命和自由。[36]当时,美国独立纪念馆也作为法院大楼使用,一家非裔美国人创办的报纸提出异议,认为联邦法官在象征着自由的独立纪念馆举行,在此处举办《1850年逃犯奴隶法》听证会是非常不合适的。[37]

1861年2月,亚伯拉罕·林肯来到费城议厅,并宣布将在华盛顿特区举行美国总统就职典礼[38]1865年,林肯遇刺身亡,他的遗体被运回议厅受人瞻仰,随后运往位于斯普林菲尔德 (伊利诺伊州)的墓地。由于时间限制,只有小部分人被允许经过棺椁瞻仰遗容,送别者必须保持间距,队伍延长至至少3英里(4.8公里)。[39]尽管条件有限,仍有十二万至十四万的人能经过敞开的棺椁,随后自由钟被小心地安置于林肯头部上方,哀悼者可以阅读上方的铭文:“在遍地给一切的居民声明自由”。[38]

巡展(1866-1947)

1872年的自由钟
独立厅塔厅内玻璃柜包裹的自由钟
中国女学生在美国自由钟畔之鸿影

1876年,市政府官员讨论了自由钟在庆祝美国独立宣言签署100周年应该扮演的角色。有些人想修复它,以便可以在百年博览会上响起,但这个想法没有被采纳,钟的保管人得出的结论是,这种金属不可能制成发出悦耳声音的钟,而裂纹已成为自由钟历史的一部分。相反,市政府官员铸造了一个重达13,000磅(5,900公斤)的拷贝品。被称为「百年钟(英语:)」,百年钟的金属包括四门熔化的大砲:是过去独立战争中双方使用大砲的一门,与南北战争中双方使用的一门。百年钟于1876年7月4日在世博会场地敲响[40],后被重新铸造以改善声音[41],今天在独立厅钟楼设置。[42]

自由钟虽然没有在世博会展示,但有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自由钟的形像在世博会场内随处可见,出售了无数带有自由钟形像的纪念品,1877年,自由钟由十三个链节的链子悬挂在大会室的天花板上。[43] 1885年至1915年间,自由钟被广泛认为是自由的象征,七次送到美国各地展览参加各种博览会和庆祝活动,1885年,费城同意让它前往首先送到新奥尔良参加世界棉花百年博览会及南方各州首府陈列,1893年被送到芝加哥芝加哥哥伦布纪念博览会,成为该州宾夕法尼亚大厦展览的内核。1893年7月4日,自由钟在芝加哥,由「进行曲之王」约翰·菲利普·苏沙指挥的《自由钟进行曲》的首场演出中敲起了钟声。当它带着新的裂缝返回时,费城民间开始存有不该再让自由钟外移至各地展览的反对声浪。当发现还发现钟的私人看守员一直在切割小块作为纪念品,自由钟最后放在一个玻璃正面的橡木箱里。直到1898年再从从玻璃柜中取出,再次挂在独立厅的塔厅里到1975年底,自由钟1895年运到亚特兰大,1902年到查尔斯顿,1903年到波士顿展出。.[44]

到1909年,自由钟已经送到美国各地展览六次,但裂纹变得更严重[45],当1912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组织者要求为1915年在旧金山举行的博览会敲钟时,费城不愿让它再次巡展[46]。但市政府最终决定放手,因为自由钟从未到达在圣路易斯以西的区域,这是一个将它带给数百万人目睹该钟的大好机会,1914年,由于担心在长途铁路行驶过让裂缝更严重,费城在钟内安装了一个金属支撑结构,并在1915年2月,用木槌轻轻敲打钟发出声音,作为信号发送到博览会,大约500万美国人在火车向西行驶时听到了钟声。据估计,近 200万人在集市上亲吻钟,观看游客的人数不计其数。

自从钟声返回费城以后,独立宫管理委员会决定不再运至外州巡回展览。它只被移出五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之后的爱国纪念活动中三度被移出。1924 年,独立厅的一扇外门被玻璃取代,即使在建筑物关闭时也能看到自由钟。当国会在1940年颁布全国第一个和平时期的草案时,第一批被要求服役的费城人在自由钟前宣誓入伍。[47]二战一开始,自由钟就再次成为一种象征,用来出售战争债券,二战初期,人们担心自由钟可能会受到破坏者或敌人轰炸的威胁,考虑将钟移至诺克斯堡,与国家的黄金储备一起保存。这个想法却引起了全国各地的抗议风暴,并被放弃了。官员们随后考虑建造一个地下钢制拱顶,将其展示在其上方,并在必要时降入其中。但当研究发现挖掘可能会破坏独立厅的基础时,该项目被放弃。1944年12月17日,白教堂钟铸造厂提出免费重铸钟,以示英美友谊。1945年,在D日,以及在欧战胜利纪念日对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胜利中,费城再次敲响了钟声。[48]

近代(1948至今)

1951年7月,国家公园管理局护林员在独立厅向游客介绍自由钟

二战后,经过相当大的争议,费城同意将钟楼和独立厅的保管权移交给联邦政府,同时保留所有权。该市还将转让其拥有的各种殖民时代建筑。国会于1948年同意转让,三年后国家独立历史公园,包含一些与美国革命和建国的历史有关的历史建筑由国家公园管理局(NPS)管理,公园管理局将负责维护和展示自由钟,还将管理独立厅以北的三个街区发展成独立广场。[49] 战后时期,自由钟成为冷战时期自由的象征。钟声被选为1950 年储蓄债券运动的象征。[43]正如副总统阿尔本·W·巴克利所说:这场运动的目的是让这个国家「强大到没有人可以将无情、无神论的意识形态强加给我们」。1955年,铁幕后国家的前居民被允许敲钟,作为对同胞的希望和鼓励的象征。以色列总理戴维·本-古里安和西柏林市长恩斯特-罗伯特·格拉维茨等外国政要被带到自由钟前,他们评论说自由钟象征着美国与其国家之间的联系。在 1960 年代,自由钟是几次抗议活动的地点,包括民权运动和支持或反战运动的各种抗议。[49]

从管理一开始,公园管理局就试图将自由钟从独立厅移到一个更可展出和容纳游客的结构。但1958年,该提议在公众强烈抗议后被撤回,1976年,因庆祝美国独立二百周年,公园管理局再次尝试。[50] 1969年向独立国家历史公园咨询委员会提议于将自由钟移出独立厅,因为该建筑无法容纳在两百周年纪念日访问费城的数百万人。1972 年,公园管理局宣布计划在独立厅以东两个街区的南三街和栗子街的新游客中心,建造一座大型玻璃设施,将耗资500万美元,但市民再次抗议此举,取而代之的是,1973年,公园管理局提议在拱门和赛马街之间的独立购物中心北端,为自由钟建造一个较小的玻璃亭。费城市长弗兰克·里佐同意展馆的想法,但提议将展馆建在独立厅的栗子街对面,该州担心这会破坏商场区对历史建筑的看法,里佐的观点占了上风,最后自由钟被移到了玻璃和钢制的自由亭,距其在独立厅的老家约180公尺。[51][52]


1958 年,白教堂钟铸造厂(当时以 Mears 和 Stainbank Foundry 的名义交易)提出重新铸造自由钟,但公园管理局告诉铸造厂,管理局和公众都不想去除裂缝。1976年,铸造厂被要求铸造一尊由英国君主伊丽莎白二世赠送给美国的自由钟(被称为二百周年纪念钟)的全尺寸拷贝品,并被安置在曾经用于自由钟的塔楼中,位于南三街的前游客中心,1976年1月1日起,自由钟移到玻璃柜内。[53] [54]


自由钟中心

The Liberty Bell hangs in a glass-backed structure, with a brick, 18th-century building with a steeple visible in the background.
自由钟中心,背景是独立厅,其尖顶上可以看到百年钟。

1995年,公园管理局开始重新设计独立购物中心的初步工作。建筑师Venturi, Scott Brown & Associates制定了包含两种设计方案的总体规划。第一个是提议在市场街南侧兴建一个街区长的游客中心,那里也将安置自由钟。不过这会打断购物中心的独立厅至三个街区的远景经过,并令自由钟只能从南面(即栗子街)看到。第二种则选择在市场街的北侧放置一个类似的游客中心,自由钟在南侧的一个小亭子里,但这也会影响视觉的景观,都市规划师艾德蒙·贝肯曾在1950年代监督过独立购物中心的设计,贝肯认为保护独立厅的景观至关重要,并制定了自己的计划,其中包括在市场街以北建造圆顶钟楼。不过公众则对将自由钟从独立厅移到如此远的距离,表达出剧烈的负面意见,公园管理局只能宣布钟将保留在栗子街和市场街道之间的街区。并持续提出其他的计划。[55] [56]

最后自由钟与独立购物中心的总体规划,则是交由1976年在费城成立的国际性景观建筑设计公司Olin,受聘为独立购物中心制定;它的团队包括建筑师伯纳德·西文斯基,[57],他最终赢得了一场设计竞赛,设计了自由钟中心 (LBC)的概念。[58][59] 西文斯基的设计于1999年初揭幕,从设计图比较,自由钟中心的规划比现有的展馆还大得多,并允许在建筑空间设立展览厅与解说中心[60][61] ,拟议一同规划的LBC大楼,将会在长期拆除的费城总统府约15%的占地面积上兴建[62] ,但是挖掘预定地点的考古学家,却在施工现场发现了1790-1800年被重新掩埋的费城总统府砖地基属,更发现了一条当年奴隶信道和奴隶居住场所的遗迹,导致大楼的开发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公园管理局拒绝重新设计LBC大楼,并推迟其建设。后经过黑人活动家多年的抗议后,公园管理局最终同意保留该遗迹,自由钟中心于2003年10月9日安装自由钟后数小时开放,毗邻人行道上的区域标出华盛顿奴隶区的轮廓,并设有介绍碑,解释了发现奴隶区的重要性。[63]


由于2001年游客用锤子攻击自由钟等因素的安全问题,目前自由钟悬挂在游客无法触及的区域,游客不再被允许触摸大钟,参观自由钟中心也需要接受安全检查。[64]


今天,自由钟重达2,080磅(940公斤)。它的金属是70%的铜和25%的锡,其余由铅、锌、砷、金和银组成。它悬挂在据信由美国桦树制成的原始轭上。[65]

康斯坦斯·M·格雷夫 教授在她追溯独立国家历史公园历史的书中写道:

由钟是公园里最受尊敬的物体,是国家的象征。它不像两百年前那些重要的日子,或是独立厅的其他文物美丽,而且已经无法修复。但也许这就是自由钟近乎神秘吸引力的一部分。就像我们的民主一样,它相当脆弱和不完美,但它经受住了威胁后,并且经受住了考验。

铭文

自由钟上刻有如下文本:

Proclaim LIBERTY Throughout all the Land unto all the Inhabitants Thereof Lev. XXV. v X.
By Order of the ASSEMBLY of the Province of PENSYLVANIA for the State House in PhiladA
Pass and Stow
Philada
MDCCLIII

这段文本出自《圣经》的《旧约·利未记 》25:10:

遗产和纪念

1976年发行的美国二百周年纪念币 一美元,画面为自由钟。
为纪念美国独立150周年,美国发行了全套1种纪念邮票,画面为自由钟。

拷贝钟

美国和世界各地至少有100个自由钟拷贝品,1915年,德克萨斯州利柏提的妇女活动家凯瑟林·卢森伯格复制了一口自由钟,以此推动妇女获取投票权的运动。这个复制品被称为正义钟。她把钟的铃舌绑住,使其无法发音。活动家们宣布,要到有关投票结束妇女获得选举权后,才让“妇女自由钟”发出声音。到1920年,美国宪法第十九条修正案终于赋予妇女投票权。[66],该钟在宾夕法尼亚州福吉谷国家公园的华盛顿纪念教堂永久展出。

1950年,作为美国国家储蓄债券运动的一部分,美国财政部订购了55个自由钟拷贝品(48 个州、哥伦比亚特区和领地各一个)并在法国由丰德利帕卡铸造厂铸造,钟声将在爱国场合展示和敲响。今天的许多钟声都位于州议会大厦附近,佛罗里达州奥兰多的华特迪士尼世界度假区也拥有一个自由钟拷贝品,位于魔法王国的自由广场。

在美国之外,以色列耶路撒冷拥有自由钟的复制品,展示成立于1976年的自由钟公园,1952年4月,盟军最高指挥官马修·李奇威上将向日本东京赠送另一座自由钟的复制品,如今位于日比谷公园[67]1950年,西德战胜欧洲共产主义,美国做了西德自由钟给西德,作为反共的象征,该钟现保存于舍讷贝格市政厅

1919年,从克斯洛伐克成立前的奥匈帝国移民到美国的美国人,将一个自由钟的复制品送给当时成立的捷克斯洛伐克,钟由纽约西特洛伊市的梅尼利钟铸造厂于1918年铸造,该钟在1980年的时候被放置在帕多瓦圣安多尼圣殿北塔。

参见

注释

  1. . Independence National Historical Park. October 16, 2006 [2010-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0-04-22).
  2. Liberty Bell 存盘,存档日期2015-07-04.
  3. FAQs about the Liberty Bell 存盘,存档日期2010-05-05.
  4.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3).
  5. Nash, pp. 1–2
  6. Paige, pp. 2–3
  7. Dupré, Judith. 1st. New York: Random House. 2007: 15 [September 27, 2021]. ISBN 978-1-4000-6582-0. OCLC 70046094. (原始内容存档于October 19, 2021).
  8. Nash, p. 7–10
  9. Nash, pp. 10–11
  10. Nash, p. 9
  11. Hanson, p. 4
  12. Hanson, p. 3
  13. Nash, pp. 11–12
  14. Kimball, pp. 31–32
  15. Paige, p. 13
  16. Kimball, pp. 32–33
  17. Nash, pp. 17–18
  18. Fischer, p. 754
  19. Paige, p. 18
  20. Paige, pp. 17–18
  21. Nash, p. 19
  22. Kimball, p. 37
  23. Kimball, pp. 37–38
  24. Kimball, p. 38
  25. Kimball, p. 70
  26. Kimball, pp. 43–45
  27. Kimball, pp. 43–47
  28. Nash, p. 36
  29. Nash, pp. 37–38
  30. Lippard, pp. 63-70
  31. Kimball, p. 56
  32. Paige, p. 83
  33. de Bolla, p. 108
  34. Nash, p. 47
  35. Nash, pp. 50–51
  36. Kimball, p. 60
  37. Nash, pp. 48-49
  38. Hoch, pp. 59-70
  39. Schwartz, p. 40
  40. Nash, pp. 63–65
  41. Nash, pp. 66–68
  42. Kimball, p. 68
  43. de Bolla, p. 111
  44. Kimball, p. 69
  45. Ashmead, Henry Graham. . Shelden Internet Archive.
  46. Nash, pp. 110–112
  47. Nash, pp. 148–151
  48. Kimball, p. 71
  49. Nash, pp. 172–173
  50. Paige, p. 78
  51. 需要付费订阅. The New York Times (New York). September 4, 1973: 15 [August 10,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November 4, 2012).
  52. Wooten, James T. 需要付费订阅. The New York Times (New York). January 1, 1976: 1 [August 10,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November 4, 2012).
  53. Nash, pp. 177–178
  54. Greiff, pp. 214–215
  55. Henry Magaziner, "A Debate: Imagining the Mall," The Philadelphia Inquirer, June 30, 1996.
  56. Thomas Hine, "Lost in Space on Philadelphia's Independence Mall," The New York Times, February 9, 1997.
  57. Laurie Olin, "Giving Form to a Creation Story—The Remaking of Independence Mall," in Rodolphe el-Khoury, ed., Liberty Bell Center, Bohlin Cywinski Jackson (Philadelphia, PA: Oscar Riera Ojeda & Associates, 2006) ISBN 0-9746800-4-4
  58. . (原始内容存档于August 8, 2011).
  59. Faye Flam, "Formerly on Ice, Past Unearthed. The Icehouse Found in Philadelphia Gives Glimpse into Colonial History," The Philadelphia Inquirer, February 23, 2001. 存盘,存档日期April 19, 2012,.
  60. Joann Loviglio, "Historians decry burying history for Liberty Bell," Associated Press, March 30, 2002.. [2012-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April 19, 2012).
  61. Stephan Salisbury, "Proposed wording on slave quarters draws fire," The Philadelphia Inquirer, October 31, 2002.. [2012-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October 7, 2012).
  62. Stephen Mihm, "Liberty Bell Plan Shows Freedom and Slavery," The New York Times, April 23, 2003. 存盘,存档日期September 7, 2017,.
  63. . National Park Service. [2016-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August 25, 2016).
  64. Yamin, Rebecca. .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8: 39–53 [August 9, 2010]. ISBN 978-0-300-10091-4. (原始内容存档于October 19, 2021).
  65. The Franklin Institute, p. 21
  66. . [2010-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8).
  67.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7-22).

参考资料

    • de Bolla, Peter. . Woodstock, NY: The Overlook Press. 2008. ISBN 978-1-58567-933-1.
    • Fischer, David Hackett. .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ISBN 978-0-19-516253-0.
    • Hoch, Bradley R. . Journal of the Abraham Lincoln Association. Summer 2004, 25 (2): 59–70 [August 10,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5).
    • Kimball, David. revised. Washington, DC: Eastern National (National Park Service). 2006. ISBN 0-915992-43-4.
    • Lippard, George. . G.B. Zieber & Company. 1847: 63–70 [2021-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8).
    • Nash, Gary B. .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0. ISBN 978-0-300-13936-5.
    • Paige, John C. Kimball, David C. , 编. (报告). Denver, CO: National Park Service (Denver Service Center and Independence National Historical Park). 1988. (obtained from Independence National Historical Park Library and Archive, 143 S. 3rd St., Philadelphia PA 19106)
    • Schwartz, Barry. .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3: 40 [August 10, 2010]. ISBN 0-226-74198-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8).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自由钟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