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眼炸糕

耳朵眼炸糕天津著名小吃,与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共为天津的“三绝”食品之一[1]。由光绪年间刘万春創製,其店,在北门外大街耳朵眼胡同口,名为刘记炸糕铺,后改为增盛成,但人们一直俗称为“耳朵眼炸糕”。

概述

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天津人刘万春做起炸糕买卖。小推车上挂“回民刘记”木牌,在北大关估衣街一带现炸现卖。后来,刘万春与外甥张魁元合伙,在北门外大街租了一间八尺见方的脚行下处,挂上刘记招牌,于起了炸糕店。刘万春的炸糕用料讲究,选用北运河沿岸杨村、河西务和子牙河沿岸文安、霸县出产的黄米和江米作为原料。江米、黄米用水浸泡,再用石磨磨成粥状,盛在布袋中,经淋水发酵后兑,做成面皮。经水浸泡的江米、黄米比干磨面颗粒细腻,口感更好。糗豆馅用天津本地出产的朱砂红小豆,加优质红糖,在锅内熬汁炒成豆沙馅,凉后做馅心。使用130度热油炸制,勤翻勤转,出锅的炸糕,色泽金黄,布满疙瘩刺,当地民众称“爆刺儿”。因炸糕店紧靠一条只有一米来宽的狭长的耳朵眼胡同,因此当地民众称其为“耳朵眼炸糕”[2]。耳朵眼炸糕用糯米粉做皮,内放豆沙馅,色泽金黄,皮酥脆,馅鲜嫩,可存放半月而不变质。1985年获天津市命名为市级优质食品。2010年,录入天津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

參見

參考文獻

  1. 郭艳萍. .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16.09: 23. ISBN 978-7-5032-5673-8.
  2. 赵永强编著. .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3.04: 86–87. ISBN 978-7-201-07663-8.
  3. 罗文华著. . 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2015.01: 132. ISBN 978-7-5493-1107-1.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