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民国

羽民国是《淮南子》所记海外三十六国之一[1],位于比翼鸟东南方[2]、十六位手臂相连并为黄帝守夜的神人的西方[3]。其人脑袋与脸颊狭长、白头发[4]、红眼睛、长着鸟的尖喙,卵生[5],背上长着一对翅膀,能飞却飞不远[6]。除此,在《山海经·海外南经》[2][7]中有所记载。

图出自《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边裔典·第一百七卷》

记载

羽民国位在灭蒙鸟东南方,羽民国人长着似鸟的长头,身上长满羽毛。另一种说法是羽民国位在比翼鸟东南方,它们人面颊尖长,似鸟。 在《楚辞·远游》中,羽人的形象及来自《山海经》[8]

画作

注释

  1. 《淮南子·卷四·墬形训》:「自西南至东南方,结胸民、羽民、欢头国民、裸国民、三苗民、交股民、不死民、穿胸民、反舌民、豕喙民、凿齿民、三头民、修臂民。」
  2. 《山海经·海外南经》:「羽民国在其东南,其为人长头,身生羽。一曰在比翼鸟东南,其为人长颊。」
  3. 《山海经·海外南经》:「有神人二八,连臂,为帝司夜于此野。在羽民东。其为人小颊赤肩。尽十六人。」
  4. 归藏·启筮》:「羽民之状,鸟喙赤目而白首。」郝懿行云:「文选鹦鹉赋注引归藏启筮曰:『金水之子,其名曰羽蒙,是生百鸟。』即此也,羽民、羽蒙声相转。」
  5. 郭璞云:「能飞不能远,卵生,画似仙人也。」
  6. 《博物志·外国》:「羽民国,民有翼,飞不远,多鸾鸟,民食其卵。去九疑(九嶷山)四万三千里。」
  7. 郭璞《山海经图赞》:「鸟喙长颊,羽(一作「厥」)生则卵。矫翼而翔,能飞不远。人维倮属,何状之反。」
  8. 《楚辞·远游》:「仍羽人于丹丘,留不死之旧乡。」王逸注云:「因就众仙于明光也,丹丘,昼夜常明也。九怀曰:『夕宿乎明光,』明光即丹丘也。山海经言有羽人之国,不死之民。或曰:人得道身生毛羽也。」

参考书目

  • 马昌仪《古本山海经图说》(下册) 盖亚出版社 2009年 ISBN 978-9-8668-1599-7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边裔典·第一百七卷》,出自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