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尔·邓

羅爾·阿朱·鄧格OBE英語:1985年4月16日),退役篮球运动员,出生于苏丹瓦烏,现持有南苏丹英国双重国籍,曾代表英國國家男子籃球隊出战奥运会。曾在NBA征战15个赛季,其中九个半赛季效力于芝加哥公牛队,期间两度入选全明星赛、一次入选最佳防守陣容二队,在场上主要位置为小前锋。退役后,担任南苏丹篮球协会主席、南苏丹男子篮球国家队主教练。在球场之外,他投入了大量精力和资源,用于非洲、南苏丹、英国篮球的整体发展,以及其他诸多人道主义项目,曾获得联合国难民署颁发的人道主义奖和NBA颁发的肯尼迪公民奖

羅爾·阿朱·鄧格
Luol Ajou Deng
效力于芝加哥公牛队时期的羅爾·鄧格(2008年)
個人資料
出生 (1985-04-16) 1985年4月16日
 苏丹瓦烏(今属 南蘇丹
國籍 南蘇丹/ 英国[1]
登錄身高6英尺9英寸(2.06)
登錄體重220英磅(100)
職業資料
高中布莱尔学院
大學杜克大学
NBA選秀2004年 / 輪次:1 / 總順位:7
菲尼克斯太阳選中
職業生涯2004–2019
位置小前锋
生涯歷史
20042014芝加哥公牛
2014克里夫兰骑士
20142016迈阿密热火
20162018洛杉磯湖人
20182019明尼蘇達灰狼
生涯焦點與獎項
NBA.com上的資料
Basketball-Reference.com上的資料

早年生活

1985年,羅爾·鄧格出生于苏丹,当时该国正陷入内战。他的父亲阿尔多(Aldo)是一位政治人物,曾任苏丹国会议员、交通部长。在父亲的安排下,羅爾·鄧格三岁时就跟母亲和其他八个兄弟姐妹一起离开了内战中的祖国,到埃及避难,居住在亞歷山卓。父亲本人则留在喀土穆,一年后因奥马尔·巴希尔发动政变而被捕入狱。羅爾·鄧格八岁时,父亲设法离开了苏丹,并帮全家人取得了英国政治庇護,举家搬迁至南諾伍德定居。[2][3]

少年时期的羅爾·鄧格在足球场和篮球场上都展现出天赋,最终将重心集中在篮球上,为布里克斯顿夺魁猫队打球。在那里,他得到一位美国球探的青睐,获得了新泽西州布莱尔学院的高中篮球奖学金。14岁的羅爾·鄧格只身前往美国接受教育和训练。高四时,他场均23分、10篮板、6助攻,被认为是全美第二优秀的高中生球员,仅次于勒布朗·詹姆斯[2][3]

与詹姆斯不同的是,鄧格没有选择直接进入NBA,而是决定进入篮球名校杜克大学[2]大一赛季,鄧格上场37次,场均15.1分、6.1个篮板(均为全队第二),力助球队在2004年NCAA锦标赛中打入四强,本人入选ACC联盟最佳阵容三队、全票当选ACC联盟最佳大一球员。[4]

职业生涯

青春风暴

在杜克打了一年球后,丹恩参加了2004年NBA选秀,被菲尼克斯太阳队在第一轮第7顺位选中,随后立即被交易去了芝加哥公牛队。2004-05赛季,鄧格与埃迪·库里泰森·钱德勒柯克·辛里奇本·戈登等一起掀起青春风暴,帮助公牛队自1998年公牛王朝结束后首次重返季后赛。丹恩与队友戈登携手入选NBA最佳新秀陣容一隊,却因为右手腕韧带撕裂缺席了最后11场常规赛和整个季后赛。[4][5]

2005-06赛季,鄧格的數據有所提升,并首次在季后赛中登场。公牛队首轮2比4不敌当季总冠军迈阿密热火。2006-07赛季,丹恩持续进步,打滿82场,是本·戈登之后球队的第二得分点。球队季后赛首轮4比0横扫热火复仇,次轮2比4不敌底特律活塞。鄧格在整个季后赛中场均22.2分,是全队的第一得分手。这一年他还获得了[4][5][6]

2007-08赛季开始前,公牛希望与鄧格提前续约,但鄧格拒绝了球队开出的五年5750万美元合同。鄧格和戈登都未能提前续约,再加上被拿去打包交易科比·布莱恩特的流言不断,公牛的戰績较上一年大幅下降,跌出季後賽。鄧格受到伤病困扰,包括因左脚跟腱炎而缺席了16场比赛,但还是在赛季结束后收获了满意的合同,与公牛队以六年7100万美元续约。[4][5][7]

明星表现

2008-09赛季,鄧格因右腿胫骨应力性骨折,缺席了最后22场常规赛和整个季后赛。2009-10赛季,鄧格场均得分回升,成为德里克·罗斯之外的球队第二得分点。球队季后赛首轮不敌詹姆斯带领的克利夫兰骑士[4][5]

2010-11赛季,在新任主帅湯姆·錫伯杜的执教下,公牛队迎来了大爆发:球队62胜20负高居联盟第一,防守效率联盟第一,罗斯荣获MVP。鄧格从这一年开始更多地投射三分球,常规赛命中三分球数比过去六个赛季的总和还要多。季后赛,公牛队闯入东部决赛,最终憾负于詹姆斯、德维恩·韦德克里斯·波什联手领衔的迈阿密热火。[4][5]

2011-12赛季,NBA常规赛因停摆而缩减至66场。揭幕战暨圣诞大战,鄧格用一记封盖终结了科比·布莱恩特的压哨投篮,开始了自己荣誉大丰收的一季。尽管罗斯缺席了超过40%的比赛,但公牛还是以50胜16负的成绩蝉联联盟第一。鄧格场均出场39.4分钟,为全联盟最高。凭借攻防两端的表现,鄧格入选了全明星赛最佳防守陣容第二隊。但在季后赛中,随着罗斯和诺阿接连报销,公牛队2比4不敌费城76人队,遭遇黑八[4][5][8]

2012-13赛季,罗斯缺席了整个赛季,鄧格成为球队得分王,连续第二年入选全明星赛、场均出场时间联盟第一。但在季后赛首轮第五场比赛后,鄧格出现了疑似流感的症状,被送往医院接受脊椎穿刺,检查是否患有病毒性脑膜炎。然而,手术导致了脑脊液渗漏等併發症,使他短期内暴瘦15磅,缺席了后续的比赛。[9][10]

辗转四方

2013-14赛季是公牛与鄧格六年合同的最后一年。由于双方无法就提前续约达成一致,球队在赛季中途将其送往克利夫兰骑士,换来安德鲁·拜纳姆和三個選秀權。[11][12]赛季结束后,鄧格没有与骑士队续约,而是与迈阿密热火队签约兩年。[13]2015-16賽季,在球队得分王波什因血栓而赛季报销后,鄧格在季后赛中改任首发大前锋。首轮对阵夏洛特黄蜂队,他与韦德并列为球队得分王,帮助球队抢七取胜。但在第二轮中,鄧格场均只得到7.6分,球队抢七憾负于多伦多猛龙队[14][5]

2016年夏天,丹恩與湖人隊簽下4年7200萬美元合同的大额合同。2016-17赛季中途,球队的管理层大换血,新管理层改变了发展计划,着重培养布兰登·英格拉姆德安杰洛·拉塞尔等多位年轻球员,鄧格从首发降为替补,最后22场比赛则未能出场。2017-18赛季,鄧格仅在揭幕战中替补登场,此后与球队主帅卢克·沃顿达成共识,此后仍然随队训练,但比赛时待在更衣室里而不是板凳席上。2018-19赛季开始前,鄧格與洛杉磯湖人達成合同買斷協議。随后他與明尼蘇達灰狼達成1年240万美元合同,再度與湯姆·錫伯杜合作,但整个赛季只出场了22次。[15][16][5]

2019-20赛季开始前,丹恩與老東家公牛隊簽下为期一天的合同,以公牛队员的身份退役。退役庆典于2019年11月20日公牛主场对阵活塞的比赛夜举行,以便当时身为活塞队球员的罗斯到场。[17]

国家队

青少年时期,丹恩在英国长大,曾入选英格兰青年代表队。2006年10月,丹恩在克羅伊登正式取得英国国籍,取得代表英国男篮征战国际赛事的资格。[18]2007年,他参加了欧锦赛B组的比赛,带领英国队挺进A组。2011年,他首次代表英国队参加欧锦赛决赛圈,2胜3负,获第13名。2012年,他代表英国队参加在本土举办的奥运会,1胜4负,获第9名。[19][20]因为对英国篮球的贡献,他于2021年荣获大英帝国官佐勋章[21]

退役后

2019年11月,罗尔·邓退役后,回到刚独立八年的南苏丹,获选为南苏丹篮球协会主席。[22]在任期间,他亲自出任南苏丹男子篮球国家队的主教练,带领球队第一次打进非洲杯[23]之后又聘请NBA布鲁克林篮网队助教罗耶尔·埃维出任球队主教练,帮助南苏丹首次参加2023年世界杯预选赛就成功闯入决赛圈[24][25]2023年9月2日,南蘇丹擊敗安哥拉,拿下非洲區唯一一張,也是隊史首張奧運門票(2024巴黎奧運參賽資格)。

个人生活

丹恩一家在埃及避难时,在NBA效力的苏丹球员马努特·波尔曾来到埃及,与苏丹难民们共度了一个月,教会了丹恩的哥哥和其他孩子打篮球,以便他们去教更小的孩子。丹恩深受这段经历的影响,在自己取得成功后也投入了大量精力去回馈和帮助社群。他常常利用夏天的休赛期,去非洲举办面向青少年的篮球训练营,后来又与篮球无国界合作举办训练营。他参加了三届NBA非洲赛,两度担任队长。退役后,他成为非洲篮球联盟(BAL)的全球大使,也是NBA非洲(NBA Africa)的投资人。他还创立了鄧格训练营,为英国的年轻球员,以及身在美国、澳大利亚的苏丹裔年轻球员提供培训。在篮球之外,他还参与了许多人道主义活动,如汇聚欧洲的南苏丹裔医生回到祖国的乡村开展治疗。[26][27][28][29][30]2008年,丹恩荣获联合国难民署颁发的年度人道主义奖。[31]2014年,荣获NBA颁发的肯尼迪公民奖[32]

进入NBA以来,邓就一直在投资房地产,并成立了“D3N9”私募基金。2019年,他积累的投资组合——包括酒店、度假村、公寓和公寓楼——估计价值1.25亿美元。[33]

NBA數據

常规賽场均數據

赛季 球队 出賽 首發 上場時間
(分钟)
投籃
命中率
三分球
命中率
罰球
命中率
籃板 助攻 抢断 盖帽 得分
2004–05 芝加哥公牛 61 45 27.3 43.4% 26.5% 74.1% 5.3 2.2 0.8 0.4 11.7
2005–06 芝加哥公牛 78 56 33.4 46.3% 26.9% 75.0% 6.6 1.9 0.9 0.6 14.3
2006–07 芝加哥公牛 82 82 37.5 51.7% 14.3% 77.7% 7.1 2.5 1.2 0.6 18.8
2007–08 芝加哥公牛 63 59 33.8 47.9% 36.4% 77.0% 6.3 2.5 0.9 0.5 17.0
2008–09 芝加哥公牛 49 46 34.0 44.8% 40.0% 79.6% 6.0 1.9 1.2 0.5 14.1
2009–10 芝加哥公牛 70 69 37.9 46.6% 38.6% 76.4% 7.3 2.0 0.9 0.9 17.6
2010–11 芝加哥公牛 82 82 39.1 46.0% 34.5% 75.3% 5.8 2.8 1.0 0.6 17.4
2011–12 芝加哥公牛 54 54 39.4 41.2% 36.7% 77.0% 6.5 2.9 1.0 0.7 15.3
2012–13 芝加哥公牛 75 75 38.7 42.6% 32.2% 81.6% 6.3 3.0 1.1 0.4 16.5
2013–14 芝加哥公牛 23 23 37.4 45.2% 27.4% 81.5% 6.9 3.7 1.0 0.2 19.0
克里夫兰骑士 40 40 33.8 41.7% 31.5% 77.1% 5.1 2.5 1.0 0.1 14.3
2014–15 邁阿密熱火 72 72 33.6 46.9% 35.5% 76.1% 5.2 1.9 0.9 0.3 14.0
2015–16 邁阿密熱火 74 73 32.4 45.5% 34.4% 75.5% 6.0 1.9 1.0 0.4 12.3
2016–17 洛杉磯湖人 56 49 26.5 38.7% 30.9% 73.0% 5.3 1.3 0.9 0.4 7.6
2017–18 洛杉磯湖人 1 1 13.0 50.0% - - 0.0 1.0 1.0 0.0 2.0
2018–19 明尼蘇達灰狼 22 2 17.8 50.0% 31.8% 71.4% 3.3 0.8 0.7 0.4 7.1
职业生涯[5] 902 828 34.3 45.6% 33.2% 76.9% 6.1 2.3 1.0 0.5 14.8

季後賽场均數據

赛季 球队 出賽 首發 上場時間
(分钟)
投籃
命中率
三分球
命中率
罰球
命中率
籃板 助攻 抢断 盖帽 得分
2005-06 芝加哥公牛 6 0 30.0 42.9% 20.0% 57.1% 4.8 0.5 0.8 0.7 10.2
2006-07 芝加哥公牛 10 10 41.0 52.4% 0.0% 80.7% 8.7 2.4 1.0 0.7 22.2
2009-10 芝加哥公牛 5 5 40.6 46.3% 8.3% 73.1% 5.0 1.4 1.2 0.8 18.8
2010-11 芝加哥公牛 16 16 42.9 42.6% 32.4% 83.9% 6.6 2.7 1.5 0.6 16.9
2011-12 芝加哥公牛 6 6 38.0 45.6% 36.4% 57.1% 8.3 1.5 0.8 1.5 14.0
2012-13 芝加哥公牛 5 5 44.8 38.1% 5.6% 40.0% 7.6 3.8 1.0 0.6 13.8
2015-16 邁阿密熱火 14 14 35.4 47.1% 42.1% 84.2% 5.9 1.6 0.9 0.6 13.3
职业生涯[5] 62 56 39.1 45.5% 31.1% 76.5% 6.7 2.0 1.1 0.7 15.9

参考资料

  1. Tania Ganguli. . LA Times. 2017-02-01 [2023-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4) (英语).
  2. Betsy Reed. . The Guardian. 2005-0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1-22) (英语).
  3. Anne E. Stein. . NBA.com. 2004-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8-27) (英语).
  4. . NBA.com. [2016-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16) (英语).
  5. . Basketball Reference. [2023-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05) (英语).
  6. . NBA.com. [2023-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8) (英语).
  7. Marc Stein. . ESPN. 2008-07-30 [2023-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3) (英语).
  8. Mark Heisler. . New York Times. 2011-12-25 [2023-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7) (英语).
  9. Nick Friedell. . ESPN. 2014-01-09 [2023-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8) (英语).
  10. . NBC Chicago. 2014-01-09 [2023-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8) (英语).
  11. . NBC. 2014-01-07 [2023-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6) (英语).
  12. . NBC. 2014-01-07 [2023-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9) (英语).
  13. . ESPN. 2014-07-14 [2023-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1) (英语).
  14. . ESPN. Associated Press. 2016-05-02 [2023-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9) (英语).
  15. Bill Plaschke. . Los Angeles Times. 2018-02-10 [2023-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10) (英语).
  16. Joseph Zucker. . Bleacher Report. 2018-09-11 [2023-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4) (英语).
  17. Sam Smith. . Bulls.com. 2019-11-21 [2023-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2) (英语).
  18. Rob Dugdale. . BBC. 2006-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1-13) (英语).
  19. . FIBA. [2023-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6) (英语).
  20. . British Basketball. [2023-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6) (英语).
  21. . London Gazette. 2021-06-11 [2023-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6) (英语).
  22. . FIBA. 2019-11-25 [2023-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8) (英语).
  23. . FIBA. 2021-02-19 [2023-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7) (英语).
  24. . FIBA. 2023-02-22 [2023-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6) (英语).
  25. . FIBA. 2023-02-24 [2023-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9) (英语).
  26. Ethan Skolnick. . Bleacher Report. 2015-07-29 [2023-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8) (英语).
  27. . Bulls.com. 2022-05-25 [2023-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4) (英语).
  28. . NBA.com. 2020-02-11 [2023-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4) (英语).
  29. . NBA.com. 2021-05-24 [2023-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08) (英语).
  30. . Deng Camp. [2023-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10) (英语).
  31. . UNHCR. 2008-06-20 [2023-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0) (英语).
  32. . NBA.com. 2014-04-15 [2023-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0) (英语).
  33. Kurt Badenhausen. . Forbes. 2019-06-21 [2023-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9) (英语).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