缸中之脑
中之脑(英語:),又稱中之腦(),是知识论中的一个思想实验,由哲學家希拉里·普特南在《理性、真理和历史》(Reason, Truth, and History[1]一书中提出。
实验的基础是人所体验到的一切最终都要在大脑中转化为神经信号。假设一个疯子科学家、机器或其他任何意识将一个大脑从人体取出,放入一个裝有营养液的缸里维持着它的生理活性,超级计算机通过神经末梢向大脑传递和原来一样的各种神经电信号,并对于大脑发出的信号给予和平时一样的信号反馈,则大脑所体验到的世界其实是计算机製造的一种模拟现实[2],則此大腦能否意识到自己生活在虚拟现实之中?
这个思想实验常被引用來论证一些哲学,如知识论、怀疑论、唯我论和主观唯心主义。一个简单的论证如下:因为缸中之脑和头颅中的大脑接收一模一样的信号,而且这是他唯一和环境交流的方式,从大脑中角度来说,它完全无法确定自己是颅中之脑还是缸中之脑。如果是前者,那它的想法是正确的,他确实走在大街上或者在划船。如果是后者,那它就是错误的,它并没有在走路或划船,只是接收到了相同的电信号而已。一个大脑无法知道自己是在颅中还是缸中,因此这世间的一切可能都是虚假的、虚妄的。那么什么是真实?
从生物学的角度讲,个体对于客观存在的认知或判别取决于他所接收的刺激,假设缸中脑生成一系列“测试用”反应用于检测自身的认知,同时“系统”又能及时给予相应的刺激作为回应,此时问题的癥結就不在于缸中脑对于世界的认知,而在于“观察者”自身对于世界的认知。自身存在的客观性被质疑,在一个完全由“刺激”创造的“意识世界”中将形成一个悖论。
批判
一些懷疑論者會以此命題作出質疑,從而引起論證缸中之腦的存在與不存在性的爭論,對此德國哲學家維特根斯坦不以爲然:他認爲有些事情基於底層框架性命題,是不應當被質疑的。
外部链接
参考文献
- .
- . 华梵大学. [2010-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