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狩猎行动

绿色狩猎行动英語:)是印度媒体使用的名词,用于描述印度政府准军事部队国家武装警察部队纳萨尔派的“全面进攻”。[1] 该行动据信已于2009年11月在红色走廊的五个邦展开。[13]

绿色狩猎行动
纳萨尔毛派叛乱的一部分
日期2009年9月[1]至今(14年5个月)
地点
状态 正在进行
参战方
印度 印度政府 印度共产党(毛主义)
兵力
 · 准军事部队成员:100,000[2] + 10,000[3] + 10,000[4]
 · 印度后备部队:那加团的2000名成员[5]
 · 国家武装警察部队成员:200,000[6]
 · 灰狗突击队(Greyhounds)[2]
 · 特别行动组[7]
 · 印度空军:MI-17直升机和 MI-17V5直升机[8] (以及无人机)[9]
 · 人民解放游击军:8,000 – 9,000 (2013年9月)[6]
 · 人民武装(装备弓、箭、刀):38,000[10]
伤亡与损失
  • 285 死亡 (2010)[2]
  • 142 死亡 (2011)[2]
  • 94 死亡 (2012)[6]
  • 82 死亡 (到2013年9月15日)[6]
  • 220 死亡 (2009)[11]
  • 172 死亡 (2010)[11]
  • 99 死亡 (2011)[11]
  • 74 死亡 (2012)[11]
+ 1597 (2009–2013)[12]

这个词是由恰蒂斯加尔邦警察创造的,用来描述该邦打击印度共产党(毛主义)的一次成功行动。它被媒体用来描述更广泛的反纳萨尔派行动。印度政府并未使用“绿色狩猎行动”一词来描述其对纳萨尔派的攻势。[14]

规划和执行

印度空军已经部署了一队Mi-17 V5直升机来针对毛派

2009年10月,印度中央后备警察部队宣布进入攻势计划的最后阶段,并已得到了政府的批准。眼镜蛇营将带头参与针对毛派叛乱的行动。[15]但在2009年9月,媒体已经报道了眼镜蛇营和恰蒂斯加尔邦警方对达恩泰瓦达的毛派的“大规模三天联合行动”(massive 3 day joint operation)。[1]

2009年11月初,行动的第一阶段开始于加德奇罗利县印度准军事部队的多达18个连为参与行动而移动到该地区。[16]

2010年4月,马克·索菲尔与布达德夫·巴塔查尔吉M·K·纳拉亚南就“毛派极端主义”和西孟加拉邦内部安全问题进行了会谈,并对政府对毛派的战斗提供来自以色列的援助。[17]

最早在2009年,印度政府已决定调动8万名中央准军事人员对毛派发动进攻,再加上来自印度空军的10架武装直升机。[18]每日邮报报道,到2012年中期,印度政府在其反毛派行动中从中央后备警察部队、边境安全部队(BSF)、印度-西藏边防警察部队(ITBP)和眼镜蛇营抽调了大约10万名准军事人员。[2]2013年1月3日,印度政府发表声明称,它将在巴斯塔、奥里萨邦贾坎德邦的一些地区部署10,000多名中央准军事人员。[3]截至2013年5月,红色走廊内已有大约84,000名中央后备警察部队人员进驻,以加强攻势。[19] 除了准军事人员外,部署在反毛派分子行动中的国家武装警察部队人员估计约有20万人。[6]盖塔姆·纳拉卡在2014年3月的分析中声称,28.62万中央后备警察部队人员以及来自其他中央准军事部队和国家武装警察部队的10万人员现在正对印度的10个邦的印共(毛)进行攻击。[20]2014年6月8日,内政部正式批准从准军事部队再调1万人来与恰蒂斯加尔邦的毛派作战。[4]

为了进一步加强攻势,内政部期待着“克隆”出如安得拉邦的灰狗(Greyhounds)之类的新的突击队,并促使他们参与其他五个邦的反毛派行动——恰蒂斯加尔邦贾坎德邦比哈尔邦马哈拉施特拉邦奥里萨邦[2]印度时报在2013年5月指出,内政部已决定促使更多准军事人员“在赤区与毛派作战以结束战争”。[21]

印度陆军也已进驻红色走廊,但是,陆军声称目前只是在那里训练准军事人员以打击毛派,否认直接参与进攻行动。[22]参谋长和7个陆军指挥官在2011年年中曾评价说,如果需要的话,印度陆军将部署约60,000-65,000人到安得拉邦比哈尔邦恰蒂斯加尔邦贾坎德邦中央邦马哈拉施特拉邦奥里萨邦西孟加拉邦,与纳萨尔派战斗。[23]2013年5月30日,印度空军的空军上将宣布,除了目前正在行动的MI-17直升机外,印度空军正在推出一队MI-17V5直升机,以“全力支持反纳萨尔行动”。[8]

2014年8月,内政部表示,正“派遣”那加兰邦的印度后备部队的那加团的2000名人员到恰蒂斯加尔邦的巴斯塔去攻击毛派。《经济时报》称,这将让巴斯塔成为“印度最军事化的地区”。那加团人员再次被派去与毛派作战,他们曾在西孟加拉邦与毛派分子战斗过一次。[5]

印度武装部队人员能使用卫星电话,也能使用无人机。[6]安全部队在比哈尔邦恰蒂斯加尔邦贾坎德邦使用无人机进行反毛派行动已有时日。[24]目前,无人机由国家技术研究组织(NTRO)和印度空军提供,但它们尚未为武装部队产生理想结果。因此,为了进一步加强攻势,国防研究及发展组织主动专门开发“低频雷达”版无人机,以供武装部队“追捕”毛派。[25]NTRO特别从以色列进口了12架无人机,用于在安得拉邦-奥里萨邦-恰蒂斯加尔邦边界的森林地区对纳萨尔派的活动进行空中监视。[9]

内政部说,从2007年到2012年,印度武装部队杀死905名纳萨尔派,逮捕12,008人。[11]根据南亚恐怖主义门户网站新闻报道的分析,自2005年以来,2111名毛派、2669名平民和1695名武装部队人员丧生。[12]

参考文献

  1. Sethi, Aman. . The Hindu. 6 February 2013 [23 October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09).
  2. Sharma, Aman. . Daily Mail (Daily Mail and General Trust). 15 July 2012 [23 September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3. . New Delhi: SATP. [27 February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5).
  4. Dahat, Pavan. . The Hindu (Raipur). 12 June 2014 [13 June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1).
  5. Sharma, Aman. . The Economic Times. 19 August 2014 [19 August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0).
  6. Krishna Das, R.; Makkar, Sahil; Basak, Probal; Satapathy, Dillip. . Business Standard. 27 September 2013 [10 October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6).
  7. . The Indian Express. 1 April 2010 [28 September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07).
  8. . The Hindu (The Hindu Group). 30 May 2013 [17 February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7).
  9. Swami, Praveen. . The Hindu. 13 March 2014 [13 March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2). India’s super-secret National Technical Reconnaissance organisation, or NTRO, operates a fleet of 12 Israeli-made Searcher tactical drones for surveillance of the vast forest tracts on the Andhra Pradesh-Orissa-Chhattisgarh border, home to the largest Maoist formations in the country. The expensive investment in remotely piloted reconnaissance assets has not, however, led to success in detecting hundreds-strong Maoist units.
  10. Kumar, Kamal. . Al Jazeera. August 2013 [27 February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16).
  11. . Ministry of Home Affairs (India). New Delhi: SATP. [27 February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30).
  12. . New Delhi: SATP. [28 May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3).
  13. . RT. 2009-11-11 [2010-03-11].
  14. . The Times of India. 2010-04-07 [2010-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05).
  15. , Outlook (Mumbai: M/s Outlook Publishing (India) Private Limited), 2009-10-09 [2010-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7月18日)
  16. Ali, Mazhar. . The Times of India (Bennett, Coleman & Co. Ltd). 2009-11-02 [2010-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11).
  17. . Rediff. 12 April 2010 [30 October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4).
  18. . The Telegraph (New Delhi: ABP Group). 29 December 2009 [23 September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2).
  19. . Indo-Asian News Service (New Delhi: The New Indian Express). 30 May 2013 [15 October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03).
  20. Navlakha, Gautam. . Sanhati. 30 March 2014 [17 May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3).
  21. Mohan, Vishwa. . The Times of India (New Delhi: The Times Group). 8 May 2013 [23 September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23).
  22. Thottam, Jyoti. . Time. 27 June 2011 [23 September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0).
  23. . Institute for Conflict Management. SATP. 25 July 2011 [24 March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6).
  24. . Indo-Asian News Service. Bihar Prabha. [18 February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6).
  25. Bhatnagar, Gaurav Vivek. . The Hindu. 7 February 2014 [17 February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5).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