纾困

纾困英语:),是一个口语化的非正式经济学术语,由bail和out组成,意指出面拯救一个企业国家免于破产,或防止金融危机蔓延的手段或计划[1],这个词主要在2008年金融海啸以后流行[2]。Bailout的词源本是指在航海中,将船只中的积水往外舀出的行为[3]。而与Bailout的相对词是bail-in,是指股东债权方责任制,即强制由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介入,不再由纳税人买单[4]

部分国家的政府曾运用此一手段参与了债务重整计划,例如美国政府在2009年至2013年间对通用汽车的纾困[5]

参考文献

  1. . [2015-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7).
  2. 闻亦道. . 台湾商业周刊. [2015-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3. . [2015-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4. 任琛、石涛. . 德国之声. 2013-06-27 [2015-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7).
  5. . [2015-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23).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