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伊尔·德米特里耶维奇·斯科别列夫

米哈伊尔·德米特里耶维奇·斯科别列夫(俄语:Михаил Дмитриевич Скобелев),1843年9月17日—1882年7月25日(另一说1843年9月29日—1882年7月7日))。俄国步兵将军(1881年),中亚征服者,因其在征服中亚和第十次俄土战争中的表现而為人所知。

米哈伊爾·德米特里耶維奇·斯科別列夫
Михаил Дмитриевич Скобелев
出生(1843-09-29)1843年9月29日
 俄罗斯帝国聖彼得堡
逝世1882年7月7日(1882歲—07—07)(38歲)
 俄罗斯帝国莫斯科
效命 俄罗斯帝国
军种俄罗斯帝国 俄羅斯帝國陸軍
服役年份1861年-1882年
军衔步兵將軍
统率第四軍團
参与战争一月起義
俄土戰爭
获得勋章 聖喬治勳章
聖弗拉基米爾勳章
聖安娜勳章

早年生活

斯科别列夫于1843年9月29日出生于圣彼得堡。父亲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斯科别列夫是一名陆军将领,母亲奥尔加·斯克别列娃则是一名慈善家。在1868年从俄罗斯总参谋部军事学院毕业后[1],斯科别列夫作为一名参谋被派遣到突厥斯坦总督区(即中亚)。除曾经在高加索米哈伊尔大公麾下的2年生涯外,直到1877年他一直在突厥斯坦总督区服役。

1875年浩罕汗国俄罗斯帝国签订和约后,斯科别列夫奉命镇压浩罕叛军。他在1875-1876年成功平叛。[2]在平叛过程中,斯科别列夫曾下令炮轰安集延,杀死2万多人,并被沙皇任命为费尔干纳州州长。[3]

中亚征服者

斯科别列夫1868年于俄国总参学院毕业后参加了俄国征服中亚的战争。1873年参加了远征希瓦汗国的战争,屡立军功,晋升上校。1875-1876年受土耳其斯坦总督区的总督考夫曼的派遣,去镇压浩罕民族大起义,在人员不足,补给不畅的情况下,仅用几个月时间便镇压了这次规模浩大的起义,4万中亚各族人民惨遭屠杀。1876年3月2日俄罗斯帝国正式吞并浩罕汗国,改为费尔干纳省。之后,斯科别列夫担任省长和军队司令等职务,并晋升为陆军少将。斯科别列夫还组织了阿赖远征军,越过了阿赖岭,占领了吉尔吉斯(柯尔克孜)额德克纳的领地阿赖谷。斯科别列夫亲自考察了帕米尔高原北部的喀拉湖和乌孜别里山口,为进一步侵占中国领土帕米尔高原打开了通道。其在中亚任职时间不长,但非常凶狠,依靠强力的军事手段来维持殖民统治。只要土著居民表现出一点不满情绪,马上便会遭到镇压。斯科别列夫在亚洲时的名言是“在亚洲,和平的长久与短暂是与你对敌人的屠杀直接成正比的,我认为这确是一条定理。对他们打击得越凶狠,他们就安分得越长久。”

盖奥克泰佩戰役

1878—1880年,斯科别列夫回到中亚,担任第4军军长[4]1880年12月,他带着1.1万人和97门大炮,发动了对盖奥克泰佩的进攻;次年1月12日,攻克盖奥克泰佩,并在随后陆续攻占阿什哈巴德、加赫加等定居点。[2]

逝世

1882年年初,他在盖奥克泰佩战役结束后回国,并出访法国巴黎,提倡俄法同盟[5]不久之后的7月7日,斯科别列夫因心脏病去世,享年38岁。

參考資料

  1. . Oxford Reference. [2023-04-13]. doi:10.1093/oi/authority.20110803100510314;jsessionid=cd1d139187369137f3f80c8223e19e2e.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6) (英语).
  2. (苏)涅奇金娜(М.В.Нечкиной); 关其侗等(译). .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59: 218–219.
  3. 蔡磊 (编). . 北京: 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7: 2435. ISBN 978-7-104-02608-2.
  4. . Radio Free Europe/Radio Liberty. 2015-01-12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6) (英语).
  5. (英)罗伯特·巴尔曼·莫厄特; 毛红梅(译). .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20: 478 [2023-08-02]. ISBN 978-7-5075-5262-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