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剌罕

答剌罕,在唐朝官书中称达干古突厥语 [1]),意思是自由自在的人。清朝称达尔罕[2]最早是中亚印欧民族吐火罗人统治者的头衔,在南北朝时代为柔然人所用。后各草原民族皆用之。可萨人统治者头衔亦是答剌罕。

答剌罕本专指统兵武将,成吉思汗对曾经有救命之恩的人一律授予答剌罕(蒙古语汉语拼音字母Darhan鲍培转写[3][4]),如非有功,蒙古人也不轻授;如有功,则非蒙古人也可授予。西征时,拖雷病重,撒马尔罕景教徒撒必为其治病,亦授。蒙哥时代,对揭发窝阔台家族谋叛的人也授予。元朝创建后,受封人数大增,甚至还有一队答剌罕军,不发军饷,由战利品代替。

他们的特权是犯九罪不罚、可带弓箭见大汗、围猎不交猎物、免税、自择牧场。

旁遮普地区,答剌罕是一种姓,地位相当于木匠,有人说他们是塞种

参考

  1. Choi, Han-Woo, (PDF), KR: Handong University, Oct 2005 [2019-12-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3-11)
  2. 哈斯巴根.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 [2023-01-11]. ISBN 978730127618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6).
  3. Rogers, Leland Liu, : 80
  4. Ratchnevsky, Paul, : 82

文献

  • 姚大力、刘迎胜主编《清华元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