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霍乱大流行

第二次霍乱大流行(英文:Second cholera pandemic),是指于1826-1837年间(也有认为持续到1849年)发生的霍乱大流行,是历史上第二次霍乱的大规模爆发[1][2][3]。此次大流行起源于印度东北地区的孟加拉管辖区,其传播范围超过第一次霍乱大流行、到达欧洲北美洲,被许多人认为是19世纪最严重的一次霍乱大流行(由于不同学者对流行时期的划分不同,部分第二次流行时期可能与第三次霍乱大流行重叠)[1][3]

一幅法国有关霍乱疫情的漫画(1830年)

1826年,霍乱疫情在孟加拉恒河三角洲地区爆发,并迅速蔓延至印度全国[1]。1827年,霍乱疫情传播至俄罗斯帝国布哈拉,1830年又传至莫斯科,此后进一步蔓延到了芬兰波兰[1][2]德国法国意大利匈牙利瑞典奥地利欧洲大陆各国均有疫情报道,其中匈牙利有约10万人死于霍乱[1][3]。1831年起,英格兰威尔士经历了为期两年的疫情,尽管对商船进行了严格的隔离,疫情还是造成了约22,000人死亡,苏格兰则有约9,500人死于霍乱[1][2]。1832年2月,疫情传播到爱尔兰,造成25,000余人死亡[1]。1836年起,意大利西西里有约69,000人死亡、那不勒斯有19,470人死亡[3]

与此同时,1832年,爱尔兰移民将霍乱传播到了北美地区,包括美国加拿大[1][2]。1832年,加拿大蒙特利尔有1,220人死亡、魁北克地区则有1,000余人死亡[2]。1833年,古巴哈瓦那有约8,000人死于霍乱,而墨西哥有约15,000死亡[1]

此次大流行期间,科学界对霍乱的治病原因和机理存在分歧[3][4]。法国医生认为霍乱与贫穷地区的恶劣环境有关,俄国人认为此疾病具有传染性,部分英国人则相信霍乱的发生与神的干预有关,还有人提出与地球磁场大气层的扰动有关[4][5]。直至第三次霍乱大流行期间,英国科学家约翰·斯诺最终利用科学方法证明了污染的水源是霍乱传播途径[6]

参见

参考资料

  1. .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 [2021-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英语).
  2. . 加拿大廣播公司 (CBC). 2008-05-09 [2020-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30) (英语).
  3. Imperato, Pascal James; Imperato, Gavin H.; Imperato, Austin C. . Journal of Community Health. 2015-12, 40 (6): 1224–1286 [2021-01-02]. ISSN 1573-3610. PMID 26377228. doi:10.1007/s10900-015-0089-y.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5).
  4. Chan, Christina H.; Tuite, Ashleigh R.; Fisman, David N. . PLoS ONE. 2013-08-22, 8 (8). ISSN 1932-6203. PMC 3749991可免费查阅. PMID 23991117. doi:10.1371/journal.pone.0072498.
  5. Hayes, J.N. . Santa Barbara, CA: ABC-CLIO. 2005: 214–219.
  6. . 美国疾控中心(CDC). 2020-05-11 [2020-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6) (美国英语).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