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舰队 (日本海军)
第三舰队是大日本帝国海军的部队之一。跟常设的第一舰队・第二舰队不同,只在有需要时编制・解散的特设舰队,日俄战争至太平洋战争间共出现过六次。
| 大日本帝国海军 | |
|---|---|
![]() | |
| 官衙 | |
| 海军省 军令部 舰政本部 海军航空本部 外局等列表 | |
| 地方组织 | |
| 镇守府 警备府 要港部 | |
| 舰队 | |
| 联合舰队 北东方面舰队 中部太平洋方面舰队 南东方面舰队 南西方面舰队 第十方面舰队 支那方面舰队 海上护卫总司令部 海军总队 | |
| 其他作战部队 | |
| 大日本帝国海军航空队 海军陆战队 | |
| 主要机关 | |
| 学校列表 | |
| 历史与传统 | |
| 日本海军历史 日本海军军服 | |
| 其他 | |
| 阶级列表 舰艇列表 兵装列表 | |
初代(1903年12月28日新编~1905年12月20日解散)
1903年12月的临战编制,大本营直辖用以警备・哨戒的老朽舰集合。1904年3月编入联合舰队。支持陆军部队的金州上陆,波罗的海舰队的探知,对马海峡海战当日的敌情报告等,为日本胜利作出很大贡献。支持桦太作战上陆时再编。1905年12月联合舰队解散式同时解散。
编制
1903年12月28日 新编时的编制
历代司令长官
- 片冈七郎中将
历代参谋长
- 中村静嘉大佐 1903年12月28日~
- 斋藤孝至大佐 1905年1月12日~1905年11月2日(解散)
二代(1908年12月24日从南清舰队改名~1915年12月25日解散)
1905年12月开始,本土常设第一・第二舰队,中国大陆方面则以邦人保护为名目派遣「南清舰队」。这个南清舰队改名后为第二代的第三舰队。因为是海外派遣部队故没有司令部。第一次世界大战勃发时,因中华民国政府宣布中立,巡洋舰退去,河川砲舰于上海集合解除武装、第三舰队解散。
历代司令官
历代参谋长
- 饭田久恒大佐 1913年9月13日 - 12月1日
- (兼)饭田久恒大佐:1913年12月1日 - 1914年5月27日
- 吉川安平中佐:1914年8月8日 -
三代(1915年12月25日新编~1922年12月1日解散)
对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临战编制,作为进出南方的第二舰队的留守部队。1917年俄国革命,成为压制苏联沿海州方面的主力部队。陆军西伯利亚出兵时作船团护卫。尼港事件勃发时救援部队派遣失败。第一次世界大战终结,西伯利亚出兵中止,华盛顿军缩会议后因旧式战舰废弃而解散。
历代司令长官
历代参谋长
- 高木七太郎 少将 1915年12月13日 - 1916年4月1日
- 平贺徳太郎 大佐 1916年4月1日 - 1917年3月19日 (心得:1916年4月1日 - 8月1日)
- 饭田久恒 大佐 1917年3月19日 - 1917年12月1日
- 斎藤七五郎 少将 1917年12月1日 -
- 古川鈊三郎 少将 1918年12月1日 -
- 内田虎三郎 少将 1919年6月10日 -
- 田口久盛 少将 1920年11月20日 -
- 小松直干 少将 1921年12月1日 - 1922年12月1日(解散)
四代(1932年2月2日新编~1939年11月15日改名第一遣支舰队)
1932年1月28日第一次上海事变爆发,向中国驻留的第一遣外舰队・第二遣外舰队派遣增援部队,此3支部队统括成第四代第三舰队。增援部队包括「上海特别陆战队」。以河川砲舰为主体对扬子江流域进行监视。1937年7月日华事变爆发,再增援大量部队,10月增援部队新编成第四舰队,和第三舰队合并统率而成中国方面舰队(支那方面舰队)。第三舰队司令部兼任舰队司令部。1939年11月15日,3个舰队分别改名「~遣支舰队」,第三舰队改名为「第一遣支舰队」,司令部兼任解除。另外,第一遣支舰队于1943年8月20日降格为扬子江方面特别根据地队。新编至改名间7年9个月,是经歴代第三舰队中最长。
编制
1932年2月2日 新编时的编制
历代司令长官
五代(1941年4月10日新编~1942年3月10日改名第二南遣舰队)
作为攻略菲律宾部队而编制。支持陆军登陆,黎牙实比市攻略作战等,占领菲律宾后转向荷兰东印度群岛战役。根据陆海军协定,海军负责占领,陆军负责驻留。占领荷属东印度群岛1年后改名第二南遣舰队。
1941年4月10日 新编时的编制
1941年12月10日 太平洋战争开战时的编制
历代司令长官
- 高桥伊望中将 1941年4月10日~(改称后も留任)
历代参谋长
- 中村俊久少将 1941年4月10日~(改称后も留任)
六代(1942年7月14日新编~1944年11月15日解散)
作为中途岛海战坏灭的第一航空舰队的后继部队,以没参加中途岛海战的翔鹤・瑞鹤为中心再建的机动部队。
坏灭的第一航空舰队长官南云忠一中将和参谋长草鹿龙之介少将任第三舰队指挥官。第三舰队予定为空母六只(翔鹤、瑞鹤、瑞凤和飞鹰、隼鹰、龙骧2组)和战舰2只、巡洋舰4只、长良为旗舰的驱逐舰16只共计29只的大舰队[1]。菲律宾海海战时失去旗舰大凤跟大量舰上机飞行员,其后练成的航空机亦于台湾空战中消耗,雷伊泰湾海战时基本没有舰上机,作为诱敌舰队而参加。雷伊泰湾海战后、残存的空母集合至第1航空战队,附属联合舰队(后编入第二舰队),第4航空战队的航空战舰伊势・日向编入第二舰队,第三舰队废止。其后、第4航空战队完成了北号作战。
1942年7月14日 新编时的编制
1943年4月1日 瓜达尔卡纳尔岛撤退后的编制
1944年3月1日 第一机动舰队新编时的编制
1944年4月1日 战时编制制度改定后的编制
1944年8月15日 菲律宾海海战后的编制
历代参谋长
- 草鹿龙之介少将 1942年7月14日~
- 山田定义少将 1942年11月23日~
- 古村启藏少将 1943年12月6日~(第一机动舰队参谋长)
- 第一机动舰队参谋长兼务 1944年3月1日~1944年11月15日 ※古村启藏少将→大林末雄少将历任
脚注
- 星亮一『南云忠一 空母机动部队を率いた悲剧の提督』PHP文库p3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