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南街
行政区划
1899年10月13日,竹南地区设置了台北县辨务署第18区、第19区,并设有区役场。1901年11月1日,其改为新竹厅第18区、第19区。1904年11月1日,其改为新竹厅第17区。1910年2月1日,其改称为新竹厅中港区,区内有竹南一堡之三角店、中港街、公馆仔、海口、崎顶、营盘边、大埔、口公馆、盐馆前[1]。
1920年10月,中港区改制为竹南,「三角店」改称「竹南」,辖域内分为竹南、中港、公馆子、海口、崎顶、营盘边、大埔、口公馆、塩馆前等9个大字[2]。1940年6月17日,竹南改制为竹南街[3],行政区划不变。
- 营盘边大字下有「营盘边」、「山寮」小字名
- 海口大字下有「海口」、「港子墘」小字名
- 大埔大字下有「顶大埔」、「中大埔」小字名
- 盐馆前大字下有「盐馆前」、「山子坪」、「大厝」小字名[2]
参考来源
- 竹南庄役场. . 1936-09-30.
- 《新旧对照管辖便览》
- 《台湾总督府府报》〈府令第八十一号〉、〈府令第八十二号〉,1940年6月8日
- 台湾总督府交通局递信部. . 1937-09-30.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