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鳄
福鳄(学名:),又名鳄雀鳝、大雀鳝,台湾命名为锤骨雀鳝,俗称鳄鱼火箭,是一种很原始的辐鳍鱼。它的名字来自它跟鳄鱼一样的短吻和两排匕首般锋利的牙齿。背部呈褐色或橄榄色,腹部则较为浅色。鳞片是菱形硬鳞,美洲印第安人有时会拿来作为宝石。
福鳄![]() 化石时期: | |
---|---|
![]() | |
科学分类 ![]()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纲 Actinopteri |
目: | 雀鳝目 Lepisosteiformes |
科: | 雀鳝科 Lepisosteidae |
属: | 大雀鳝属 Atractosteus |
种: | 福鳄 A. spatula |
二名法 | |
Atractosteus spatula Lacépède, 1803 | |
![]() | |
异名 | |
|
福鳄是雀鳝目中体型最大的以及是北美洲最大的淡水鱼之一,身长达8至10英尺(2.4至3.0)、体重至少200至350英磅(91至159)。
特征

福鳄的吻。
福鳄的身体覆盖着一层菱形釉层的硬磷(类似牙齿的珐瑯质),像是穿着钢盔铁甲。雌鱼比雄鱼略大,是现存雀鳝目中体型最大的一种。鱼身呈长筒形,密布青灰色菱形鳞片,带有暗黑色斑纹,吻部前突,上下颚密布利齿,形似鳄口,因此得名。跟牠们的大部分近亲不同,福鳄能在缺氧环境中把空气吞到鳔中呼吸,所以可以在离开水的情况下存活长达两小时。[2]
分布及栖息地
主要分布在从墨西哥到美国弗罗里达州的墨西哥湾沿岸河流和河口水域,密苏里河和俄亥俄河下游,以至尼加拉瓜境内的两个湖泊;然而在亚洲多国已见其踪影。该物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被视为外来入侵物种[2];在泰国亦有发现这物种[3]。
行为
繁殖
福鳄每年5至8月繁殖产卵,雌鱼每次产下14至20万枚卵,但只有极少数侥幸躲过天敌成功孵化,卵呈淡绿色,粘附于水草或砾石上,孵化期约6至8天,雄性6岁左右性成熟,雌性则长达11年,寿命26至50年,最高纪录75年。
分类历史
起先所有雀鳝目的物种都只分类在雀鳝属中。[5]后来,康斯坦丁·萨缪尔·拉方斯克-舒马茨(Constantine Samuel Rafinesque-Schmaltz)于1818年替福鳄起了Atractosteus adamantinus的学名,并编入大雀鳝属中[6],不过一路以来,大雀鳝属都被认为是雀鳝属的异名。于1976年,大雀鳝属才正式被确认。[7]
参考
- . Paleontological database. [2021-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1).
- . [2022-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31).
- . ETToday新闻云. 2019-03-24 [2023-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01) (中文(繁体)).
- 稽石,广州丽江花园湖内大量锦鲤消失 原来是“湖怪”作恶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南方都市报(奥一网),2018-04-02
- Lacepède, B. G. E. 1802. Histoire naturelle des poissons, vol. 4. Paris: Chez Plasson, Imprimeur-Libraire, i–xliv + 1–728.
- Rafinesque, C. S. . Western Rev. Misc. Mag. 1820: 165–173.
- E. O. Wiley. . Mus. Nat. Hist. Univ. Kansas Misc. Publ. 1976, 64: 111.
外部链接
![]() |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福鳄 |
- (英文)福鳄(Alligator Gar)特设技术委员会 美国渔业协会南部分会
- (英文)福鳄:捕食者或猎物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PBS 纪录片,讲述鳄鱼的生物学和生命史周期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