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尔克尔·大卫·基希纳

福尔克尔·大卫·基希纳德語:,1942年6月25日 – 2020年2月4日)[1],德国作曲家中提琴家。在彼得·科内利乌斯音乐学院科隆音乐学院代特莫尔德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和作曲后,他在法兰克福广播交响乐团担任了几十年的中提琴手。同时,他也是他的小提琴老师君特·克尔创立的克尔三重奏的中提琴手,并在威斯巴登黑森州立劇院担任配乐作曲家。

福尔克尔·大卫·基希纳
出生1942年6月25日
德国美因茨
逝世2020年2月4日(2020歲—02—04)(77歲)
德国威斯巴登
教育程度
职业
  • 中提琴家
  • 室内乐演奏家
  • 作曲家
组织
奖项
  • 莱茵高音乐奖
  • 彼得·科内利乌斯奖牌
  • 莱茵兰-普法尔茨艺术奖
网站www.volkerdavidkirchner.de

他以德国各大歌剧院委托创作的歌剧而闻名。《婚礼》(德語:)于1975年在威斯巴登黑森州立剧院首演,《伊扎克·巴别尔的五分钟》(德語:)被称为是一部风景画般的安魂曲,于1980年在伍珀塔尔歌剧院首演,而《吉尔伽美什》(Gilgamesh)则是为2000年世博会而创作,并在漢諾威國立歌劇院上演。他的歌剧经常关注历史人物,如薩佛納羅拉古腾堡。基希纳还创作了两部交响曲、协奏曲、键盘音乐、宗教音乐(如为美茵茨主教座堂而作的 Missa Moguntina)以及室内乐。他的音乐在国际上被录制与演出。[1]

生平

基希纳出生于美因茨,他的第一堂小提琴课是跟祖父学的。[2]1956年至1959年,他在美因茨的彼得·科内利乌斯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师从君特·克尔,作曲师从君特·拉斐尔。在克尔的推荐下,他又于1959年至1963年在科隆音乐学院学习,在那里他受到作曲家贝尔恩德·阿洛伊斯·齐默尔曼卡尔海因茨·施托克豪森皮埃尔·布莱兹的影响。[2]1964年至1965年,基希纳在代特莫尔德音乐学院跟随蒂博尔·瓦尔加进一步学习。[3]他曾在科隆的爵士乐队中演奏。[4]

1965年4月13日,在德黑兰大理石宫举行的克尔三重奏音乐会后,法拉赫·巴列維向(左起)布劳恩霍尔茨、基希纳和克尔致意

1962年至1964年,基希纳在科隆室内乐团科隆莱茵室内乐团(德語:)担任首席中提琴手。[5]1966年至1988年担任法兰克福广播交响乐团(RSO)的中提琴手。[3]作为室内乐演奏家,他与他的小提琴老师以及大提琴家伯恩哈德·布劳恩霍尔茨(德語:)组成克尔三重奏,在团中演奏中提琴,并在南美、北非和近东地区录制和巡演。[4]1970年,他在威斯巴登与人共同成立了70乐团(Ensemble 70)。1972年至1974年,他还担任威斯巴登黑森州立劇院的配乐(德語:)作曲家。[1][3]这为他的歌剧创作中文本和音乐的关系做了准备。[2]

1975年,他改编自維爾托德·貢布羅維奇同名戏剧的第一部歌剧《婚礼》首演,从而为人所知。1975年4月27日在威斯巴登国家剧院上演,由齐格弗里德·科勒指挥。随后,基希纳受托创作更多的舞台作品。八十年代,音乐总监(德語:)齐格弗里德·科勒在威斯巴登推广了他的歌剧,[6]1981年指挥了根据威廉·豪夫的童话改编的《冰冷的心》(德語:),1987年进行了修改,于1988年10月27日在慕尼黑的格特纳广场国家剧院上演。基希纳的《伊扎克·巴别尔的五分钟》,副标题为《风景安魂曲》,于1980年4月19日在伍珀塔尔歌剧院首演,由汉斯-马丁·施奈特指挥,弗里德里希·迈尔-厄特尔担任舞台执导。[7]1985年,《伯沙撒》(德語:)在巴伐利亞國立歌劇院首演,《吉尔伽美什》为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首演。[1][2]漢諾威國立歌劇院的演出由汉斯-彼得·莱曼执导,布景由埃克哈德·格吕布勒(德語:)设计,由斯特凡·桑德林指挥。[8]他的小提琴协奏曲于1984年在柏林愛樂廳首演,而他的安魂曲 Messa di Pace 则于1990年在莫斯科的一个音乐节开幕式上首演。[2][6]小提琴家乌尔夫·赫尔舍克里斯蒂安·特茲拉夫,中提琴家塔贝亚·齐默尔曼,大提琴家馬友友沃尔夫冈·伯特歇尔马丁·奥斯特塔格,钢琴家拉斯·福格特尼娜·提琪曼等音乐家与指挥家格尔德·阿尔布雷希特萊夫·賽格斯坦伊利亞胡·殷巴爾等合作演奏了他的音乐。[2]

1988年,基希纳搬到美因茨,成为一名自由作曲家。[9]1992年,受瓦尔特·芬克的邀请,他成为莱茵高音乐节中作曲家肖像(德語:)的第三位作曲家。[10]1997年,美因茨邦立剧院的小房子(德語:)以他的《迷宫》(Labyrinthos)开张。[6]2010年,他与细川俊夫赫尔穆特·拉亨曼沃尔夫冈·里姆尤克·威德曼的音乐在莱茵高音乐节的音乐会上为瓦尔特·芬克庆祝80岁生日。他的钢琴曲名为《拾穗》(德語:)。[11]

基希纳于2020年2月4日在威斯巴登去世,享年77岁。[1]

作品

基希纳的创作包括独奏作品、弦乐四重奏和其他室内乐、交响曲和独奏协奏曲,最后是舞台作品。[2]他的歌剧往往具有政治背景。1980年的作品《伊扎克·巴别尔》表现了一个人面对俄国革命的情景。2011年的歌剧《萨佛纳罗拉》(Savonarola)讲述一个宗教狂热者的短暂统治。2012年创作的《古腾堡》(Gutenberg),展现了来自美因茨的天才在介绍自己的发明时遇到的困难。[12]基希纳在1993年特别为美茵茨主教座堂创作了弥撒 Missa Moguntina,反映了他的文化根基。[2]文本是由诗篇130篇 De profundis 扩展成的拉丁弥撒,基希纳研究了大教堂的声学环境。[13]

基希纳的作品由硕特出版,包括:[3]

歌剧

  • 《仪式》(德語:),描述为“为小型声音剧院而作”(德語:),1971年首演于格拉茨施泰尔秋季艺术节,之后在威斯巴登黑森州立劇院[14]
  • 《婚礼》(德語:,1974),改编自维尔托德·贡布罗维奇,1975年4月27日首演于威斯巴登黑森州立剧院[15]
  • 《伊扎克·巴别尔的五分钟,由十二幅图景组成的风景安魂曲》(德語:,1977–79),1980年4月19日首演于伍珀塔尔歌剧院[16]
  • 《冰冷的心 / 一部德国童话》(德語:),改编自威廉·豪夫(1980),1981年首演于威斯巴登,1987年修改,之后1988年10月27日于格特纳广场国家剧院演出[17]
  • 《伯沙撒》(德語:,1986);巴伐利亞國立歌劇院委托创作,1985年1月25日首演[18]
  • 《厄里倪厄斯》(Erinys),分为两部分的哀歌,改编自埃斯库罗斯的《俄瑞斯忒亚》(1986–89),1990年4月15日首演于伍珀塔尔[19]
  • 《爱之地狱》(義大利語,Shakespearion I),改编自莎士比亚和米开朗基罗(1992),1995年3月12日舞台首演于下萨克森州国立歌剧院Ballhof[20]
  • 《迷宫》(Labyrinthos,Shakespearion II,1994/95),1997年10月17日为美因茨邦立剧院的小房子开张首演于美因茨[21]
  • 《吉尔伽美什》(Gilgamesh,2002),下萨克森州国立歌剧院2000年世界博览会之际委托创作,2000年5月20日首演[8][22]
  • 阿赫斯维》(Ahasver),风景清唱剧(1998–2000),比勒费尔德歌剧院委托创作,2001年首演[23]
  • 《萨佛纳罗拉》(Savonarola)2011年于基尔歌剧院首演[2]
  • 《古腾堡》(Gutenberg,2011–12),2016年3月24日首演于埃尔福特[12]

宗教音乐

  • 《安魂曲 - 和平弥撒》(義大利語),为独唱家,合唱团和管弦乐团而作(1988)
  • Missa Moguntina,为独唱家,合唱团,两个回声合唱团,管弦乐团和管风琴而作(1993)
  • Aus den 53 Tagen,为独唱家,混合合唱团,男合唱团,男童合唱团,演讲者(传教士)和管弦乐团而作(1998);由美因茨第93届天主教日委托创作

管弦

  • 《合唱变奏曲》(Choral Variations),为15件独奏弦乐器而作(1967–1968)
  • 《肖像一》(德語:),为管弦乐团而作(1981–1982)
  • 《肖像二》(德語:),为管弦乐团而作(1983–1984)
  • 《肖像三:致敬W. A. 莫扎特》(德語:),为小型管弦乐团而作(1989–1991)
  • 第2号交响曲「神话」(德語:,1992),于威斯巴登莱茵高音乐节首演

协奏

  • 《夜曲:瓦格纳式和弦进行变奏曲》(德語:),为中提琴和室内管弦乐团而作(1980–1981,修改于1983年)
  • 《示播列》(德語:),为中提琴和管弦乐团而作的协奏音诗(法語:)(1989)
  • 小提琴协奏曲(致敬克里斯托弗·潘德列茨基,1981–1982)
  • 双簧管协奏曲(1997–1998)

室内乐

  • 《附鬼》(德語:),为独奏马林巴而作(1995)
  • 《列王纪》(德語:),为独奏大提琴而作的三部冥想音乐(2000)
  • 钢琴三重奏(1979)
  • [第1号]弦乐四重奏(1982–1983)
  • Mysterion,为中音长笛,圆号,柔音中提琴,大提琴和钢琴而作(1985)
  • 《奥菲欧的挽歌》(義大利語),为圆号和钢琴而作(1986)
  • 《三首歌》(德語:),为中音,圆号,小提琴,大提琴和钢琴而作(1985–1986)
  • 《而后所罗门说……》(德語:),为独奏大提琴而作(1987)
  • 《三首诗》(義大利語),为圆号和钢琴而作(1986–1987)
  • 《蓝色的哈利昆(致敬毕加索)》(德語:),为长笛,单簧管,2支巴松管(以及低音巴松管),2支小号和2支长号(1981)
  • Saitenspiel,为小提琴和大提琴而作(1993)
  • 《客西马尼》(Gethsemani),为弦乐六重奏而作的夜曲(1994)
  • 为单簧管,小提琴,大提琴和钢琴而作的四重奏(1984)
  • 《夜之歌》(義大利語),为单簧管,圆号,钢琴,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而作的音诗(1997–1998)
  • 《俄耳甫斯歌曲二》(德語:),为弦乐六重奏而作(1998)
  • 弦乐三重奏(2000)
  • 第2号弦乐四重奏(1999)
  • 第3号弦乐四重奏(2000)
  • 伴有必要单簧管的第4号弦乐四重奏(2000)
  • 第5号弦乐四重奏(2000,修改于2002)
  • 第6号弦乐四重奏(2000)
  • "Meine Augen möchte ich erfreuen, Shulamith...",为长笛,圆号,中提琴,大提琴和钢琴而作(2001)
  • 《皮埃罗的绞架之歌》(德語:),为独奏单簧管而作(2001)
  • 《苦路》(德語:),为2支双簧管和英国管而作(2001)
  • 《圣殇》(義大利語),为独奏小提琴而作的帕蒂塔(2001)
  • 《哀歌》(Threnos)为独奏大提琴而作(2006);为费尔曼比赛而作
  • 《诗节》(德語:),为2支单簧管(以及低音单簧管)和钢琴而作(2007)

键盘

  • 钢琴奏鸣曲(1985–1986)
  • 《光与影》(Luces and Sombras),为钢琴而作的五首探戈(1999)
  • Con mortuis in lingua mortua,为管风琴而作的三部作品(2000)
  • 《拾穗》(德語:)为钢琴而作(2010);受瓦尔特·芬克80岁生日委托而作[10]

录音

基希纳的弥撒曲 Missa Moguntina 于1993年录制,独奏家为Maria Karb、艾莉森·布劳纳、Mads Elung-Jensen、Johannes M. Kösters和Gregory Reinhart,管风琴家Albert Schönberger,美茵茨主教座堂合唱团和圣马丁主教座堂唱诗班,以及由马蒂亚斯·布赖特沙夫特指挥的美茵茨主教座堂乐团。[24]

他于1995年创作的单簧管、小提琴、大提琴和钢琴四重奏《流亡》(德語:)的录音,在2015年录制的《超越时间》(英語:)中,[25]法比安·穆勒为女高音和乐队而作的《开始时》(德語:)以及梅西安的《时间终结四重奏》一起。[26]

2016年,名为《我们死于生命中(拉丁語)——福尔克尔·大卫·基希纳的声乐室内乐》的录音发行,包含三部歌曲集、《奥布西迪安歌曲》(德語:),以达娜·奥布西迪安(德語:)的诗歌创作,为人声、圆号、小提琴、大提琴和钢琴而作(2013年),《世界的哭泣》(德語:),以埃尔莎·拉斯克-许勒的诗歌创作,为人声和钢琴而作(2011-2013年),以及《我们死于生命中》,以埃里希·米歇尔斯伯格(德語:)的诗歌创作,为女高音、单簧管、圆号、钢琴和弦乐三重奏而作(2006-2007年)。[27]

奖项

1974年,基希纳因其第一部歌剧《婚礼》获得莱茵兰-普法尔茨青年作曲家奖。1977年,他获得莱茵兰-普法尔茨艺术奖,1992年获得美因茨古腾堡奖牌。[4]1994年,基什内尔成为莱茵高音乐节颁发的莱茵高音乐奖的第一位获得者。[28]1995年,他获得下萨克森州储蓄银行基金会和汉诺威县储蓄银行(德語:)的作曲家奖,2007年获得莱茵兰-普法尔茨州最高荣誉彼得·科内利乌斯奖牌[1][3]2014年,由于莱茵兰-普法尔茨州立青年交响乐团演奏的管弦乐作品《神秘河》(德語:)的首演,基希纳被莱茵兰-普法尔茨州音乐协会授予“音乐文化服务奖”。[29]

参考文献

  1. . SWR. 2020-02-04 [2020-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5) (德语).
  2. Stern, Dietrich. . Allgemeine Zeitung. 2016-12-24 [2018-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0) (德语).
  3. . Schott. 2018 [2018-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5).
  4. . klassik-heute.com. 2017 [2018-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9) (德语).
  5. . Herrenhaus Edenkoben. 2014 [2020-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6) (德语).
  6. Stern, Dietrich. . Main-Spitze. 2017-06-24 [2018-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0) (德语).
  7. . Schott. [2018-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0) (德语).
  8. . Theatertexte. [2020-02-05] (德语).
  9. Schaller, Erica. .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10. . Rheingau Musik Festival. 2010 [2010-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03) (德语).
  11. Hauff, Andreas. . Neue Musikzeitung. 2010-09-08 [2018-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9-27) (德语).
  12. Becker, Roberta. . Online Musik Magazin. 2016-03-24 [2020-02-05] (德语).
  13. . Schott. 2018 [2018-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0).
  14. Riten / für kleines Klangtheate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Schott
  15. Die Trauung Schott
  16. Die fünf Minuten des Isaak Babel / Szenisches Requiem in zwölf Bilderng Schott
  17. Das kalte Herz / Ein deutsches Märche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Schott
  18. Belshazar Schott
  19. Eriny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Schott
  20. Inferno d'amore (Shakespearion I)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Schott
  21. Labyrinthos (Shakespearion II) Schott
  22. Gilgamesh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Schott
  23. Ahasver Schott
  24. Missa Moguntin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Schott
  25. Media Vita in Morte Sumus: Vocal Chamber Music by Volker David Kirchne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AllMusic
  26. Dave Billinge: Beyond Time / Fabian Müller / Am Anfang - Drei Versuche, die Welt zu erfinden (2010/15) / Volker David Kirchner) / Exil (1995) / Olivier Messiaen / Quatuor pour la fin du Temp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musicweb-international.com October 2016
  27. Media vita in morte sumus – vocal chamber music by Volker David Kirchne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mezzo-ostertag.de
  28. . Rheingau Musik Festival. 2017 [2018-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9) (德语).
  29. . .musik-heute.de. 2014-09-04 [2018-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0) (德语).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福尔克尔·大卫·基希纳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