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口铳
碗口铳
,或称
盏口铳
[1]
,中国在
元
末
明
初对大型
火铳
[2]
的称呼,因这种火铳相对于手铳来说铳身较重外形与口径较大,须架在木架上击发。明朝时大型投射火器的名称开始被
火砲
(或大将军
[3]
)给取代。
《
兵录
》中记载的碗口铳。
参见
火砲
火铳
手铳
参考
碗、盏同义。
碗口铳:记录于
明代
何如宾
所着的《
兵录
·卷十二》;盏口铳:记录于《
明史
·兵制四》,较小型的
火铳
称为
手铳
。现存有元文宗至顺三年(西元1332年)架上发射的
盏口铳
。
炮与砲:在宋代皆用来指
投石机
(但炮也用来指投石机投射的爆裂物),且后来皆用来指大型投射火器。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