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狗浪
疯狗浪(英语:),或称异常巨浪(英语:)是指比有效波高(英语:)高出1倍的巨浪。疯狗浪其实是海洋中的一种涌浪(又称长浪),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无风三尺浪」。疯狗浪对于人或船只产生严重威胁[1],与离岸流同样具有威胁性。
成因
疯狗浪是涌浪的其中一种,然而它的成因目前还没有确实定论。涌浪是指由其它海区传来、或者当地风力迅速减小或风向改变后遗留下来的浪。涌浪又称长浪,通常是受强烈的低气压引起。波浪受气压影响,传播距离远,挟带的能量较大,传播速度较快。[2]。长浪在大海不易察觉,往往到了岸边时,常在地形效应下,突然出现3到4公尺浪高,在风不大时,更容易让人失去戒心。一般岸边突如其来的大浪或台风来袭前后的长浪、疯狗浪即属此类。[3]。
发生地点
在与海浪主要行径方向相反的强烈大浪之处,为疯狗浪预测发生风险最高的地方。举例来说,容易发生疯狗浪的危险地点有:常见的海钓处、直立海岸的礁石、直立壁近海平台、海堤消波块、海底礁石多的海滩[2][3]。
误解
其实疯狗浪不等于海啸,它属于时间与空间的局部事件,通常发生在海洋远处。而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当地震发生于海底,因震波的动力而引起海水剧烈的起伏,形成强大的波浪,向前推进,将沿海地带一一淹没的灾害,称之为海啸。
例子
- 1909年,一艘从南非德班驶往开普敦的船被疯狗浪吞没,船上211名乘客和船舱人员全数罹难。
- USS Ramapo AO-12(1933年) – triangulated at 112英尺(34)[4]
- SS Flying Enterprise(1951年)
- SS Michelangelo(1966年)[4]
- 埃德蒙德·费兹杰罗号(1975年)[5]
- 慕尼黑号(1978年)[6]
- Esso Languedoc[7]
- 法斯耐特灯塔[8]
- Draupner wave(1995年) – 挪威的一个石油平台遭到巨浪冲击[9][10]。
- 伊莉莎白女王二号(1995年) – 在北大西洋遭遇了27米高的疯狗浪[11]。
- 2013年11月9日,新北市树林社区大学学员在贡寮龙洞礁石海岸从事户外教学时,遭遇当年超强台风海燕所引发疯狗浪的袭击,8人被卷入海中,酿成8死8伤惨剧[12]。这起意外发生后,外界质疑东北角风景区管理处在安全管理上有疏失,交通部观光局长谢谓君11月11日自请处分,并率风景区管理处长许正隆致歉,而许正隆也调离现职[13]。11月13日,交通部长叶匡时也为此向死难者家属和社会大众致歉[14]。
参考文献
- . Economist Magazine. 2009-09-17 [2009-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9-22).
- . 中央社. 2013-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28).
- . 中央社. 2013-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13).
- Broad, William J. . New York Times. 2006-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2).
- Wolff, Julius F. (1979). "Lake Superior Shipwrecks", p. 28. Lake Superior Marine Museum Association, Inc., Duluth, Minnesota, USA. ISBN 0-932212-18-8.
- Freak Wav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BBC.co.uk programme summary for Horizon episode aired on 14 November 2002
- Ship-sinking monster waves revealed by ESA satellit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ESA News, July 21, 2004, accessed June 18, 2010
- The Story of the Fastne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The Economist Magazine December 18th 2008
- . [2013-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2).
- . 英伦网. 2018-03-27 [2018-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5).
- Freak wavesPDF (1.07 MiB), Beacon #185, Skuld, June 2005
- 贡寮疯狗浪袭 8死8伤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中央社,2013年11月9日
- 疯狗浪事件 谢谓君自请处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中央社,2013年11月11日
- 龙洞疯狗浪8死 叶匡时致歉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中央社,2013年11月13日
网站
- 黄秋平. . 香港天文台. 文汇报. 2000-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1-22).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