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率

生产率是一个经济学术语,是指由原材料变成产品的过程中的性能和效率表现,是每单位投入的产出。生产率的提高是由于资本或劳动力效率的提高,但将资本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分开计算常常不可能的,通常情况下,生产率这一概念一般限于劳动生产率。[1]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平均劳动生产率水平比较。生产率等于每工作小时产出的GDP。蓝条表示高于OECD平均生产率,黄条表示低于平均值。

生产率是有效运用创意资源,提高产品和服务的附加价值,是某段时间内每一单位劳动投入所得的产量,以较少的资源投入生产出较多的产品即是生产率提高。今日人类工作时间并非比古代人更长,而是在工作上通过科技而更有效率因此获得比古代人富足的生活,生产率提高是经济成长的真正本源,能带来长远的经济效益及提高生活水平。

就企业内部而言,过量的工作负荷及办公室政治是减损员工生产力的最大原因。一项研究指出,对Y世代而言,办公室政治是减损生产力的第二大(39.2%)原因,排名仅次于过量的工作负荷(40.3%),且对女性(43.24%)跟较年轻的Y世代人士(42.39%)而言,办公室政治是减损生产力的第一大原因。[2]

参考文献

  1. 戴维·W·皮尔斯. .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8: 第487页. ISBN 7-5327-0029-1.
  2. Sam Sujeet. . linkedin. [2023-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1).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