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爾特·巴里利
瓦爾特·巴里利(德語:;1921年6月16日—2022年2月1日[1][2]),奧地利小提琴家,维也纳爱乐乐团樂團首席,巴里利弦樂四重奏團的創設者,也任教於市立維也納音樂藝術大學。
巴里利 | |
---|---|
1957年的巴里利 | |
音乐家 | |
原文名 | |
出生 | 奥地利第一共和国維也納 | 1921年6月16日
逝世 | 2022年2月1日 | (100歲)
职业 | 樂團首席、大學教授 |
音乐类型 | 古典音樂 |
演奏乐器 | 小提琴 |
相关团体 |
|
生平
早年
巴里利出生在維也納,父親是一名軍官。[3]就讀於維也納音樂院時期,巴里利師從維也納愛樂樂團首席法蘭茨·邁雷克。另外在慕尼黑則和弗洛里澤爾·馮·羅伊特學習。馮·羅伊特將當時15歲的巴里利攜至自己家中,他則藉此省去車費及各種開支。
職業生涯
1936年,巴里利在慕尼黑獨奏出道。他的第一份單聲道錄音則在柏林錄下。接下來的二年間,巴里利逐漸累積名聲。1938年,維也納愛樂的第一小提琴對外徵才,3月12日巴里利正在從斯图加特前往維也納的火車上,聽聞德奧合併,決定放棄旅行演奏的工作,他也成功考入維也納愛樂。[註 2]
戰時,他接手同事沃夫岡·施奈德漢的四重奏團,取代了第一小提琴的位置,此團即是巴里利弦樂四重奏團。該團在五〇年代稍有沉寂,但仍然是樂友協會大廳的駐館演出團體。此外他們也在萨尔茨堡音乐节,以及歐洲、海外等地演出。巴里利四重奏團的核心曲目是貝多芬、莫扎特、舒曼、舒伯特與勃拉姆斯等人的「經典」作品,並且與保罗·巴杜拉-斯科达等音樂家有所合作。1959年,巴里利因個人傷勢退出四重奏團,威利·博斯科夫斯基接替了他的席位。[3]
巴里利於1969年起任教於市立維也納音樂藝術大學,直到1986年為止。1972年8月31日,他自維也納愛樂樂團退休。[3]1973年,巴里利自演奏舞台退休。
晚年
2021年6月16日,他度過自己的100歲生日。
作品
- 回憶錄《不一樣的愛樂樂團》(Ein Philharmoniker einmal anders),ISBN 978-3-901239-18-2
註釋
- 該賽事是克萊斯勒國際大賽(1979年創立)的前身。
- 由於納粹掌權,猶太音樂家們出走,維也納愛樂因此空出許多職位,巴里利的職業生涯與當時的時空背景可說息息相關。
參考資料
- 參照
- . Der Standard. 2022-02-10 [2022-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4) (德语).
- . Wiener Philharmoniker. 2022-02-10 [2022-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30) (德语).
- . 2021-06-16 [2022-07-03] (中文(臺灣)).
- . www.fritz-kreisler.music.at.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2-06).
- D. Cummings, International Who's Who in Music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Encyclopedia of Austria, "Barylli, Walter" Archive.is的存檔,存档日期2012-07-0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