瑟琳·席安瑪

瑟琳·席安玛法語:法语:[selin sjama]1978年11月12日[1])是一位法国导演及编剧,迄今为止已执导五部长片,多部短片。她是一位创作型导演,她拍摄的电影除一部短片外,均由自己撰写剧本。女性的性别与身份的流动是她电影中惯常出现的主题[2]

瑟琳·席安玛
席安玛於2015年2月
出生 (1978-11-12) 1978年11月12日
 法國塞尔吉-蓬图瓦兹
国籍 法國
母校La Fémis
职业电影导演编剧
活跃时期2004年至今

早期生活

席安瑪在巴黎郊外的塞尔吉-蓬图瓦兹长大[3]。她父亲多米尼克·席安瑪是电脑软件设计师,她弟弟洛杭·席安瑪则是单口喜剧演员和平面设计师[4]。1989年到1991年她父亲赴新加坡担任公司的人工智能部门负责人[5],期间她也随父亲在新加坡居住[6]。她年少时酷爱阅读,十多岁时开始对电影产生兴趣[7]。她先在巴黎第十大学学习文学[8],后考入La Fémis(法国国家高等影像与声音职业学院)学习编剧。这是享有国际声誉的电影学院,以严格的入学考试和培养出的诸多电影大师而闻名。作为毕业作品,她交出了她的第一部原创剧本——《水仙花开》。评估小组主席札维耶·波瓦,可以算作她的人生导师,他说服席安瑪把剧本变成电影[9]。毕业一年后,她在故乡开始了这部电影的拍摄。

事业

她的出道之作《水仙花开》入选2007年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成为参展作品。此片获2008年凯萨奖三项提名:席安玛获得最佳首部作品奖(金摄影机奖)提名,而两位演员阿黛尔·艾奈尔和Louise Blachère均获最具潜力女演员提名。

2009年,她导演了第一部短片 《Pauline》,这部短片是政府开展的反恐同活动的一部分,是《反恐同五部片》其中之一[9]

2011年,她拍摄了第二部电影 《假小子》(Tomboy),总共只花了几个月时间。她在三周内完成了剧本写作,三周内完成选角,并在20天之内完成了影片的拍摄。此片在第6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全景”单元首映,获柏林电影节泰迪熊奖评审团奖。本片曾作为法国教育计划的一部分在学校内放映。

2014年,她拍摄了第三部电影《女孩帮》(Girlhood),此片入选2014年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此外还在2014年多伦多国际电影节、2015年圣丹斯电影节上首映。此片获2014年斯德哥尔摩国际电影节最佳电影奖,卢米埃奖评审团特别奖。席安玛曾在采访中表示,《女孩帮》是她的最后一部成长岁月电影,此片与《水仙花开》和《假小子》一起,成为她的“成长岁月三部曲”[10]

除导演自己的电影,席安玛也继续为其他导演撰写剧本。她收到自己青年时钦佩的著名导演安德烈·泰希内的邀约,为他2016年的电影《当我17岁》合作撰写了剧本。

2016年,她改编剧本的《西葫芦的生活》(台译《酷瓜人生》),由瑞士导演克劳德·巴拉斯(Claude Barras)执导,拍成定格动画电影。此片入选2016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获2017年凯萨最佳动画片奖和凯萨最佳改编剧本奖。

自2015年至2018年,席安玛在法国电影导演协会(SRF)担任联席主席[11][12][13]

她的第四部长片《燃烧女子的肖像》于2018年秋开机拍摄,这是她的首部由专业演员担纲的故事长片,也是首部古装电影。电影于2019年5月19日在第72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首映,获最佳剧本奖酷儿金棕榈奖。本片于2019年9月18日在法国公映,随后陆续在欧洲、亚洲、大洋洲公映,并于美国有限上映。2020年2月,本片在美国和英国院线公映。影片在国际电影市场斩获好评及良好票房,除在戛纳电影节奖项,席安玛也凭本片获2019欧洲电影奖最佳编剧奖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19斯德哥尔摩国际电影节 远见奖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等等。

她的第五部长片《小妈妈》2020年11月在巴黎郊外开拍,制作完成即入选第71届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于2021年3月在柏林国际电影节首映,同年9月在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参展。

她与Léa Mysius、雅克·欧迪亚联合编剧,并由后者导演的电影《奥林匹亚街区》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于2021年7月在戛纳电影节首映。

社会活动

席安瑪是一位女权主义者。她是“2020达到50/50”的发起人之一。这是由法国电影业专业人士组建的Collectif 505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发起的倡议,主张到2020年实现电影从业人员的性别均等。

席安瑪利用自己的平台,呼吁减少电影中的男性凝视,积极提升女性凝视的可见度[14]

2018年,她联合发起并与多位业界著名女性一起,包括阿涅斯·瓦尔达阿娃·杜威内凯特·布兰切特蕾雅·赛杜等,参加了在戛纳电影节上公开举行的对女性不平等待遇的抗议活动[15]

在2019年戛纳电影节的《燃烧女子的肖像》首映式上,席安玛与阿黛尔·艾奈尔双双佩戴50/50胸针支持这一运动[16]

2020年2月28日,阿黛尔·艾内尔从第45届凯撒奖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颁奖典礼上起身离场,对主办方颁发最佳导演奖予身负儿童性侵案指控的罗曼·波兰斯基获表示抗议[17],因《燃烧女子的肖像》获多项提名参加颁奖礼的席安玛与此片另一主演诺米·梅朗与阿黛尔·艾内尔一起离场。

2020年3月8日,席安瑪与演员阿黛尔·艾奈尔、阿伊莎·玛依卡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娜德吉·伯桑-迪亚涅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等一起走上巴黎街头,参加三八国际妇女节的游行,为争取女性权益发声[18]

2020年6月2日,席安玛与阿黛尔·艾奈尔、阿伊莎·玛依卡、娜德吉·伯桑-迪亚涅,以及导演拉吉·利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等等,参加了巴黎的两万人游行,呼吁为非裔青年Adama Traore之死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还以公平,反对警察暴力和种族歧视[19]

私人生活

席安瑪是已出柜的女同志[20],她与女演员阿黛尔·艾奈尔曾是一对恋人,两人在2007年拍摄《水仙花开》时结识并相恋[21]。后者于2014年凯撒奖的获奖感言中,公开承认了她们的关系[22]。2018年,在拍摄《燃烧女子的肖像》时两人已和平分手,但一直维系着友谊,既在个人交往也在专业合作上保持着密切联系[23]

作品风格

席安瑪的电影常采用自然主义的表现手法,极具个人特色的视觉风格也令人难忘[24]

席安瑪与Para One长期合作,她的电影的所有原声配乐都由他作曲。

席安瑪多次合作的摄影师是Crystel Fournie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她担任了她的成长三部曲的摄影[25]

她拍片时常启用非专业演员,也多次聘用阿黛尔·艾奈尔,她出演了她的《水仙花开》、《Pauline》与《燃烧女子的肖像》。

席安瑪表示,品味与着装风格是角色性格塑造的重要部分。正因如此,她在多部影片中担任了服装设计,虽然她并没在演职人员表的相应位置出现[26]

说到自己受到的主要影响,席安瑪提到了大卫·林奇,同时还有被她称为“最伟大的小说家”的弗吉尼亚·伍尔夫、“最重要的电影人之一”的香特尔·阿克曼[27]

电影列表

年份 电影名 导演 编剧 演员 备注
2004 Les Premières Communions 短片
2006 Cache ta joie 短片
2007 Water Lilies

水仙花开/章鱼的诞生/欲女初生

2007路易·德吕克最佳首部作奖
2007卡布尔电影节 – 青年评审团奖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提名 – 2008凯萨奖 最佳首部作品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提名 – 2007戛纳电影节金摄影机
提名 – 2007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
2009 Pauline 短片
2010 Ivory Tower 联合编剧
2011 裝扮遊戲 2011柏林国际电影节泰迪熊 评审团奖
2012布宜诺斯艾利斯国际独立电影节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费比西奖
2012布宜诺斯艾利斯国际独立电影节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SIGNIS奖
2012 雅克·普莱维尔编剧奖 最佳原创剧本奖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2014 Bird People 编剧顾问
Mademoiselle 短片,饰演角色: Fille boîte
Girlhood

女孩帮/少女最摇摆

2014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 – Otra Mirada奖
2014斯德哥尔摩电影节 – 最佳电影
2015卢米埃奖评审团特别奖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提名 – 2014戛纳电影节 – 酷儿金棕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提名 – 2014欧盟议会光线电影大奖LUX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提名 – 2015凯萨奖 最佳导演
提名 – 2015卢米埃奖 最佳电影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提名 – 2015卢米埃奖 最佳导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Young Tiger 故事情节顾问
2016 Being 17

当我17岁

My Life as a Courgette

西葫芦的生活/酷瓜人生

2017凯萨奖 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动画长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2017卢米埃奖 最佳编剧、最佳动画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提名 – 2017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动画长片
提名 – 2017金球奖 最佳动画片
提名 – 2018英国电影学院奖 最佳动画片
2018 The Wind Turns 编剧合作
2019 燃烧女子的肖像 2019戛纳电影节 – 最佳剧本奖
2019戛纳电影节 – 酷儿金棕榈奖
2019斯德哥尔摩国际电影节 – 远见奖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2019汉堡国际电影节 – 艺术电影奖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2019欧洲电影奖 最佳编剧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2020卢米埃奖 最佳女主(诺米·梅朗)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2020卢米埃奖 最佳摄影(克莱尔·马彤)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2020凯萨奖 最佳摄影(克莱尔·马彤)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提名 – 2019戛纳电影节 – 最佳电影/金棕榈奖
提名 – 2019欧洲电影奖 最佳女主(阿黛尔·艾奈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提名 – 2019欧洲电影奖 最佳女主(诺米·梅朗)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提名 – 2020凯萨奖 最佳电影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提名 – 2020凯萨奖 最佳导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提名 – 2020凯萨奖 最佳原创剧本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提名 – 2020凯萨奖 最佳女主(阿黛尔·艾奈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提名 – 2020凯萨奖 最佳女主(诺米·梅朗)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提名 – 2020凯萨奖 最具潜力女演员(卢安娜·巴拉米)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提名 – 2020凯萨奖 最佳服装设计、最佳音效、最佳置景3项技术奖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提名 – 2020卢米埃奖 最佳电影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提名 – 2020卢米埃奖 最佳导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提名 – 2020金球奖 最佳外语片
提名 – 2020英国电影学院奖 最佳外语片
2021 Petite Maman

小妈妈

长片,入选2021年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2021 Paris, 13th District

巴黎13区/奥林匹亚街区

长片,入选2021年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參考資料

  1. Céline Sciamma : biographie, actualités et émissions France Cultur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France Culture (in French).
  2. Palmer, Tim (2011). Brutal Intimacy: Analyzing Contemporary French Cinema, Wesleyan University Press, Middleton CT. ISBN 0-8195-6827-9.
  3. Romney, Jonathan (26 April 2015). "The stars of Girlhood: 'Our poster is all over Paris, with four black faces on i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he Guardian
  4. Branquart, Victor (7 May 2012). "Laurent Sciamma : meilleur espoi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Standard Magazine (in French).
  5. Dominique Sciamma on LinkedIn
  6. Dupont, Joan (12 March 2008). "The French director Sciamma's portrait of teenage lov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he New York Times.
  7. . Time Out London. [2020-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14).
  8. . [2020-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9).
  9. Lambies, Josep (7 May 2013). "Céline Sciamma talks 'Tombo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ime Out Barcelona.
  10. Blay, Zeba (06 Feb 2015). "Interview: 'Girlhood' Director Celine Sciamma on Race, Gender & the Universality of the Story". Shadow and Act.
  11. . [2020-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9).
  12. . [2022-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9).
  13. . [2022-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4).
  14. VanDerWerff, Emily (19 February 2020) "Portrait of a Lady on Fire director Céline Sciamma on her ravishing romantic masterpiec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Vox.
  15. Nayeri, Farah (12 May 2018). "Women Rally on Cannes Red Carpet to Highlight Gender Inequalit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he New York Times.
  16. Cotton, Johnny (21 May 2019). "'Lady on Fire' by female promise Sciamma sets Cannes ablaz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Reuters
  17. Willsher, Kim (1 March 2020). "Polanski's 'Oscar' divides elite world of French cinem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he Guardian.
  18. Puyremond, Zoé (9 March 2020). "Marche du 8 mars 2020: Aïssa Maïga, Adèle Haenel, Céline Sciamma au cœur de la march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Grazia France (in French)
  19. Bichara (7 June 2020). "En images: les personnalités présentes à la manifestation pour Adama Traoré"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Konbini Arts
  20. Robertson, Jessica (July 9, 2008). "Interview: Director Celine Sciamma Makes a Splash at Cannes with Water Lili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GO.
  21. Miller, Julie (14 February 2020). "Portrait of a Lady on Fire: The Real-Life Love Story Behind the Scorching Fil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Vanity Fair.
  22. Romney, Jonathan (4 December 2016). "Adele Haenel: Recycling cliches is a sign that a film lacks courag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he Guardian.
  23. Erbland, Kate (December 5, 2019). "‘Portrait of a Lady on Fire’ Filmmaker Céline Sciamma Is Trying to Break Your Hear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IndieWire.
  24. Lott-Lavigna, Ruby (20 February 2020). 'Portrait of a Lady on Fire' Is a Horny Triumph of the Female Gaz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Vice
  25. Barbier, Brigitte (15 May 2014). . [2020-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4)..
  26. Phillips, Mariah (3 February 2020). . [2020-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27). Tribeca News.
  27. Dozol, Vincent (13 February 2020). . [2020-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6). France-Amérique.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瑟琳·席安瑪
维基语录上的瑟琳·席安瑪语录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