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鲹
珍鲹(学名:),又名白面弄鱼、浪人鲹[2]、牛港鲹、牛港瓜仔、牛公瓜仔、流氓瓜仔,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鲈亚目鲹科鲹属的鱼类。
珍鲹![]() | |
---|---|
![]() | |
科学分类 ![]()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纲 Actinopteri |
目: | 鲹形目 Carangiformes |
科: | 鲹科 Carangidae |
属: | 鲹属 Caranx |
种: | 珍鲹 C. ignobilis |
二名法 | |
Caranx ignobilis (Forsskål, 1775)[1] | |
![]() | |
异名 | |
|
分类及命名
本种最早于1775年由瑞典博物学家彼得·福斯科尔(Peter Forsskål)首先根据从也门和沙特阿拉伯红海采集的标本进行科学描述,其中一个被指定为模式种[3]。他将这种物种命名为Scomber ignobilis,拉丁语意思为「未知」、「模糊」[4]。它首先被分类到Scomber属,后来分类到Caranx属,目前仍为有效命名[5]。
特征
本鱼是本属体型最大的1种,体呈纺锤型而侧扁,额头突出,眼睛被适度发育良好的脂肪眼睑覆盖,颌骨后端垂直于瞳孔后缘或刚好超过瞳孔后缘[7]。头部与身体背面暗金色,腹面银色,鳍通常灰色到黑色,胸部基部没有鳞片,胸鳍镰刀状,臀鳍有2根分离的棘,背鳍硬棘9枚、背鳍软条17-22枚、臀鳍硬棘3枚、臀鳍软条15-17枚[8][9],上颌包含一系列强壮的外部犬齿,内部带有较小的牙齿,而下颌包含一排锥形牙齿。体长可达170公分,体重可达70公斤。
生态

成鱼栖息在水质清澈的潟湖及临海礁石区,稚鱼出现在河口区,可以容忍低盐度的河口区,成鱼通常单独行动,繁殖期时才会成群出现;幼鱼及稚鱼会成群活动,会进行洄游,属肉食性,以甲壳类及鱼类为食。在夏威夷,主要以鱼类、甲壳类动物包括龙虾,头足类动物(鱿鱼和章鱼)为食[10]。在非洲,饮食相似,主要包括鱼类,包括鳗鱼,小鱿鱼,章鱼,螳螂虾,龙虾和其他甲壳类动物。本鱼体长约54-61公分,年龄在3至4岁时达性成熟,根据夏威夷群岛的数据显示,雌性数量约略大于雄性,比例为1:1.39。在温暖的月份,大多数地方都会产卵,尽管确切的日期因地点而异。在南部非洲,发生在7月至隔年3月之间,11月至隔年3月期间达到峰值;12月至1月在菲律宾,6月份峰值较低; 4月至11月期间夏威夷峰值较低,5月至8月期间的高峰[11]。
据报道,在较大的巨型鲹鱼的胃内容物中发现了幼年海龟和海豚。对不同大小类别的鱼的研究发现,在某些地方,它们的饮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这些变化与捕捞量的增加有关。巨型鲹鱼还以法夸尔环礁上初出茅庐的烟灰燕鸥为食,将它们从水面上抢走,甚至杂技跳跃以在空中捕捉它们,如 BBC 纪录片《蓝色星球 II》第 1 集所示。到目前为止,其他地方还没有观察到这种行为
经济利用
从史前时代以来人类一直就开始捕捉本鱼,最早的记录在夏威夷,在夏威夷称作「ulua」,意思系一个优秀的男人和强大的战士,因此在古代当地的妇女是禁止食用该物种,且经常被用于夏威夷的宗教仪式。由于大多数这些国家缺乏渔业统计数据,因此对整个范围内的现代渔业来说,本鱼具有商业价值。夏威夷拥有保存最完好的统计数据,其中1998年的捕捞量为10,194磅的鱼,价值约12,000美元。从历史上看,该物种的数量已经大大增加,自20世纪初以来一直是重要的食品。然而,自世纪之交以来,该物种的渔获量减少了84%以上,在最近的捕捞量中从725,000磅减少到10,000磅。本鱼在商业上被许多方法捕获,包括钩线,手线,刺网和其他类型的手工陷阱。该物种也成功地在台湾养殖用于水产养殖。主要在市场上出售新鲜,冷冻,盐腌和熏制,以及鱼粉和鱼油,具有雪卡鱼毒的纪录[1]。
参考文献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 Caranx ignobilis - 浪人鲹 - 国家教育研究院双语词汇
- Hosese, D.F.; Bray, D.J.; Paxton, J.R.; Alen, G.R. . Sydney: CSIRO. 2007: 1150. ISBN 978-0-643-09334-8.
- MyEtymology. . 2008 [2009-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14).
- Froese, R. & Pauly, D. (eds.) (2009). Caranx ignobilis. FishBase. Version 2009-09.
- 浪人鲹 - 纵横鱼虾贝类网- 鱼虾贝类 - 渔业署
- Allen, G.R.; D.R. Robertson. .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4: 332. ISBN 978-0-8248-1675-9.
- Randall, John E. .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Honolulu. 1995: 183. ISBN 0-8248-1808-3.
- Lin, Pai-Lei; Shao, Kwang-Tsao. . Zoological Studies. 1999, 38 (1): 33–6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29).
- Potts, G.W. . Journal of Zoology. 1981, 195 (3): 385–404. doi:10.1111/j.1469-7998.1981.tb03472.x.
- von Westernhagen, H. . Journal of Fish Biology. 1974, 6 (4): 513–516. doi:10.1111/j.1095-8649.1974.tb04567.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