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尼
牟尼(梵语: मुनि),是古印度称出家修行,修道离欲的圣者,在《梨俱吠陀》的诵诗中,曾经记载一种出家修行者,称为“牟尼”,他蓄长发、着褐色的脏衣、可以飞行空中,喝饮毒汁而无事。
故“释迦牟尼”可意译为,“来自释迦族的修行成就者”、“释迦族的圣人”。“牟尼”的语意为“文”、“仁”、“寂默”,所以汉文翻译又作“能仁寂默”[1]、“释迦文佛”[2]等。
尼泊尔一名的来源据悉是来自一位称为尼的牟尼。
注释
- 《翻译名义集》一:「释迦牟尼,摭华。此能仁寂默。」
- 《释迦文佛颂并引》宋.苏轼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苏轼,为亡妻同安郡君王氏闰之,请奉议郎李公麟敬画释迦文佛及十大弟子。元祐八年十一月十一日,设水陆道场供养。轼拜手稽首而作颂曰:「我愿世尊,足指按地。三千大千,净琉璃色。其中众生,靡不解脱。如日出时,眠者皆作。如雷震时,蛰者皆动。同证无上,永不退转。」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