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液化
方法
煤液化分为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两种。直接液化意味着碳化和氢化。
直接液化
热解和碳化过程
所谓热解和碳化过程,就是将煤隔绝空气加热,生成焦碳、煤气和煤焦油。将煤焦油脱硫后加氢,生成液体燃料。但是这种方法生成的液体燃料不经过深加工很难应用到内燃机上,所以实用性不大。
氢化过程
用氢化过程将煤液化是德国在20世纪20年代发明的,将煤粉和重油混合,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在400 °C至5000 °C温度和20到70兆帕的条件下反应:
n C + (n + 1) H2 → CnH2 n + 2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由于缺乏燃油,广泛应用这种方法生产燃油和润滑油,直到20世纪80年代。[1]现代由于寻多种新型催化剂的应用,这种方法越来越成熟,被许多国家采纳。
间接液化
间接液化是先把煤进行气化,生成水煤气,再合成乙烷、乙醇等燃料,也可以进一步合成燃油。[2]合成催化剂主要由Co、Fe、Ni、Ru等周期表第VIII族金属制成。
中东大油田的发现使1960年代起间接液化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陷入低潮,南非因其推行的种族隔离政策而遭到各国的石油禁运,所以自力更生,由于其煤炭较差无法直接液化,所以发展间接方法,经过30多年组合各国技术才成功第一次将间接液化法大型工业化,打破了石油禁运并刚好因为不依赖石油而渡过石油危机。目前此套技术被多数国际能源公司采用,但本工艺需要的10万吨级空气分离压缩机的制造技术掌握在2家德国公司手上。
此技术最大优势在于不一定需要优质煤也能进行,在多煤但少其他能源的中国被广泛采用,为了摆脱长期高价从德国进口机组的开销,国家能源局主导国产化10万吨级空分机项目,2017年获得成功由沈阳鼓风机集团成功国产化。[3]
外部链接
参考文献
- National Energy Technology Laboratory. Retrieved 24 June 2014.
- Lowe, Phillip A.; Schroeder, Wilburn C.; Liccardi, Anthony L. (1976). "Technical Economies, Synfuels and Coal Energy Symposium, Solid-Phase Catalytic Coal Liquefaction Process".
- . [2017-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5).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