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漆
火漆,又称封蜡(英语:)等,是欧洲传统用于封口信件或瓶口的一种蜡材料,往往易熔化、具有黏性并且熔化后迅速凝固。主要用松脂、石蜡等加以颜料制成。
火漆常常预制成两侧印有图案的四角棒状,直接加热一端使其滴落;有时制成颗粒状,此时往往盛于金属制的火漆勺中,置于火焰上加热。包装火漆的盒中,常附有用于加热的蜡烛。
用于封缄信封时,使其熔化并滴与信封之上,待凝固前紧紧盖刻有纹章徽记等图案的金属印章于上。尽管现在火漆主要用于装饰用途,不过在古代,火漆主要是一种保密措施。由于开封时火漆印将会碎裂,所以若是印记完整,只要印有复杂图案的印章未被拷贝或盗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在收信人开封之前此封信件未被开封过。利用以上的特性,王室或政府常常利用其加密信件。有时将火漆直接印与信件上充当印章。有时使火漆熔化在用于封闭卷轴的绳子上[注 1]。
用于酒瓶封装时,将用瓶盖封好的酒瓶头部,浸于融化的火漆中,待其凝固。

火漆蜡棒、由火漆封口的信件、火漆印章和加热用的蜡烛

直接印于信件的火漆印
历史
早在希伯来圣经中已有记载[1]。历史上曾使用沥青、蜂蜡、威尼斯松脂(一种欧洲落叶松中的树脂,呈黄绿色)等。中世纪后期,由葡萄牙人从东印度获得了新的火漆配方,即一定比例混合虫漆、松脂、树脂、石灰、熟石膏等,再从西班牙传到欧洲各地,17世纪末传到俄国[注 3]。最早火漆是无色的,后来用朱砂染成朱红色。

Cornelis Norbertus Gysbrechts的画(1665)中信件和其上的火漆印
随着相关保密技术和现代邮政体系的发展,火漆已淡出历史舞台。
现代使用
在现代,火漆比起用于安全验证,更像是一种复古仪式。现代在美术工艺、西文书法等领域,作为装饰配合追求复古之用。在渲染历史场景,怀古氛围的作品中,常常有火漆信封的出现。有时为了体现高级感,在商品包装上附有模仿火漆印的印制标签或树脂制的钮扣等。
注释
- 称作「letter close」。
- 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
- 很多语言中,火漆都有别名叫做「西班牙蜡」,例如法语:。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