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2020
火星2020(英语:)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火星探索计划”(Mars Exploration Program)的火星探测器任务,其中包括毅力号火星车和机智号无人直升机。NASA在2012年12月4日旧金山的美国地球物理联盟秋季会议上宣布了「火星2020」任务。该任务于世界标准时间2020年7月30日19时50分发射[2][3],于美国东部时间2月18日下午3时55分降落在火星耶泽罗撞击坑上的奥克塔维娅·埃·巴特勒着陆场。[4]截至目前为止,毅力号及机智号已在火星上停留1115火星日(1146地球日)
![]() 火星2020任务中毅力号和机智号的想象图 | |
任务类型 | 火星探测 |
---|---|
运营方 | |
国际卫星标识符 | 2020-052A |
卫星目录序号 | 45983 |
任务时长 |
|
航天器属性 | |
航天器 | |
任务开始 | |
发射日期 | 2020-07-30 11时50分 UTC |
运载火箭 | 阿特拉斯-5型运载火箭 (AV-088) |
发射场 | ![]() |
承包方 | 联合发射联盟(ULA) |
火星探测车 | |
着陆日期 | 2021-02-18[1] |
着陆点 | 耶泽罗撞击坑 |
![]() ![]() 任务标志:NASA(左)JPL(右) 火星探索计划 |
毅力号将调查火星上的天体生物学及相关古代环境,并调查其表面地质过程和历史,包括评估其过去的适居性、火星上过去存在生命的可能性以及寻找可访问的地质材料中保存的生命印迹。[5][6]它将沿路采集样本,以供未来的火星样本取回任务使用。[6][7][8]毅力号的设计源自好奇号火星车,除了配备新的科学仪器和取芯钻外,它还使用了许多已经制造和测试的组件。[9]它还配备了19个相机和2个麦克风,对火星环境拍照及录音。[10]
火星2020是2020年火星发射窗口期间第三个发射前往火星的任务,前两者分别为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希望号及中国的天问一号(天问一号轨道器及祝融号火星车)任务。

火星2020任务
太阳
地球
火星
探测器
毅力号
毅力号(英语:)是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下属的喷气推进实验室制造,用于火星2020任务中的火星车。该探测器已于美国东部时间2020年7月30日上午7:50(世界协调时11:50)发射,[11]于2021年2月18日着陆火星。[12]毅力号的外观与好奇号大致相同,携带7种科学仪器,23个摄像头,两个麦克风,任务计划探测耶泽罗撞击坑附近的火星表面。毅力号还携带了一台名为机智号[13]的无人直升机,配合毅力号进行科学研究。
任务
- 确定火星上是否曾经存在生命:探测车任务重点是研究火星表面环境,在古代火星环境中形成的岩石样品中寻找保存下来的生物迹象,这些岩石环境可能有利于微生物生存。这是人类首次为了寻找过去微生物生命迹象的火星车任务。在这之前的火星车任务好奇号是确认火星曾经有过宜居条件。[14]
- 研究火星的地质特征:探测车的设计目的是研究岩层记录,以揭示更多关于随着时间的推移火星地壳和表面的地质改变过程。火星表面的每一层岩石都记录了它形成时的环境。该任务将收集和储存一套岩石和土壤样品,这些样品将会有后续任务使其返回地球(43根样品管[15])。[14]
- 为人类探索做好准备:探测车会验证并利用火星环境中的自然资源制造支持生命活动和燃料的关键技术。它还监测环境条件,以便未来任务的设计人员更好地了解如何保护未来登陆火星的人类探险者。这一科学目标与美国计划在21世纪30年代将人类送上火星的国家太空政策有关。曾前往火星的机器人任务创建了对环境的认识,并为未来登陆火星测试了创新技术。[14]
机智号
机智号(英语:)[16][17]在火星2020任务中用来进行飞行技术验证,它可以提供目前轨道卫星或地面探测车和着陆器无法提供的独特视角。为探测器或人类提供高清晰度的图像,并使探测车能够进入难以到达的地形。[18]。
机智号将在着陆后60-90天从毅力号腹下分离。[19] 人类将首次实现飞行器在其他星球的受控飞行[20],与毅力号分离后将开展为期30天的飞行测试,飞行高度距地面3至5米,飞行距离可达300米(980英尺),每次飞行不超过三分钟,最多飞行五次。[21]
任务
发射和巡航
.jpg.webp)
火星2020任务的发射窗口(最适合前往火星的时候)于2020年7月17日打开并持续到2020年8月15日。[22]最终火箭于2020年7月30日 11:50 UTC发射。火星2020并不是唯一使用此发射窗口的前往火星的探测器,阿联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于2020年7月20日用发射了希望号,并于 2021 年 2 月 8 日抵达火星轨道,中国国家航天局于2020年7月23日发射了天问一号,2021年2月10日到达轨道,并于2021年5月14日将祝融号火星车成功软着陆。[23]
美国宇航局8月14日表示,火星2020任务的第一个轨道修正机动(TCM)取得了成功。飞船启动了8个推进器,调整了向火星的方向,开始将探测器发射后的初始瞄准点转向火星。火星2020的后面轨道修正计划分别在9月30日、12月18日、2月10日和2月16日。这将为2月18日毅力号火星车登陆火星做好准备。[24]
后续所有的轨迹修正机动(TCM)都取得了成功。探测器发射后将花费七个月的时间前往火星。
.jpg.webp)
着陆
火星2020任务于2021年2月18日着陆火星并降落在耶泽罗撞击坑。 在到达火星大气层时,航天器的速度将达到12,500英里/小时(20,000公里/小时)。经过约七分钟的着陆进程后才能安全到达火星表面。若着陆过程中任何一步出现错误,都可能导致着陆失败,所以又被称为“魔鬼七分钟”。因为无线电信号从火星到地球需要花费超过11分钟的时间,所以毅力号必须自主完成着陆进程。当在地球听到航天器已进入大气层时,实际上它已经在地面上了。[25]
着陆前准备
在进入火星大气层前十分钟,航天器将脱离巡航器,该装置装有在地火转移轨道期间为航天器供电的太阳能电池板,无线电接收器和燃料箱。只留下有保护性的航空器外壳(里面装有火星车和EDL)进入火星大气层。在进入大气层之前,航天器会使用后壳上的小型推进器稳定自身,确保隔热罩向前,确保在与大气层时的高温不会损伤到航天器。[25]
进入大气层
当航天器进入火星大气层时,产生的阻力会使它急剧减速,但这些阻力也会使它急剧升温。进入大气层后80秒左右,隔热罩的外表面温度达到约2370华氏度(约1300摄氏度)。然而,在航天器外壳里面是非常安全的,温度仅为室温。[25]
穿过大气层
当航天器穿过大气层下降时,或多或少会遇到密度较大的空气团,这可能会使它偏离航向。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它会再次启动后壳上的小型推进器来调整升力的角度和方向。这种技术有助于航天器保持在前往着陆点的路径上。[25]
降落伞部署
隔热罩将航天器的速度降低到1000英里/小时(1600公里/小时)以下。此时打开超音速降落伞是安全的。为了确定降落伞的开启时机,毅力号使用一项新技术——射程触发器(Range Trigger[26])来计算航天器与着陆目标的距离,并在理想的时间打开降落伞以更高的精度着陆在指定的地点。降落伞直径70.5英尺(21.5米),在进入大气层后约240秒展开,展开时高度约为7英里(11公里),速度约940英里(1512公里)。[25]
精准着陆(Zeroing In on Landing)
降落伞部署20秒后,隔热罩将分离。火星车第一次暴露在火星的大气中,摄像机和仪器可以开始锁定快速接近的火星表面。它的着陆雷达会反射地面信号来计算自身的高度。与此同时,另一项新的EDL技术——相对地形导航(Terrain-Relative Navigation [26])也开始发挥作用。火星车使用特殊的摄像头快速识别地表上的特征,然后将这些特征与毅力号自身携带的地图进行比较,以确定自己所在的方位。地球上的任务小组已提前绘制了着陆地点最安全的区域。如果毅力号发现自己正朝着危险的地形前进,那么它会选择可以到达的最安全的地点。[25]
动力下降(Powered Descent)
在火星稀薄的大气中,降落伞只能将飞行器的速度降低到每小时200英里(每小时320公里)左右。为了达到安全着陆的速度,毅力号号必须脱离降落伞,并使用反推火箭降落下来。可以把它想象成一种喷气背包,它有八个引擎指向地面。引擎开启后会迅速转向一侧,以避免受到降落伞和后壳的撞击。其转向方向由运行地形相对导航的计算机决定。当它离地表6900英尺(2100米)时,火星车就会与后壳分离,并启动下降阶段的引擎[25]
主要任务里程碑、时间轴及成就
_Jezero_Crater_Floor_Fractured_Rough.png.webp)
- 2021年2月18日:成功着陆于杰泽罗撞击坑
- 2021年3月4日:首次试行驶[31]
- 2021年3月7日:毅力号首次传回SuperCam观测数据[32],并首次录下行驶声音[33]
- 2021年3月30日:释放机智号至地面[34]
- 2021年4月19日:机智号首飞成功[35]
- 2021年4月20日:MOXIE (火星氧气原位资源利用实验)成功利用二氧化碳制成5.37公克的氧气[36]
- 2021年6月1日:开始首次科学运动
- 2021年7月7日:封装首个见证管[37]
- 2021年8月5日-8月6日:毅力号于 Roubion 的首次尝试采样失败,原因是样本太过脆弱,导致其粉碎为灰尘,无法成功封存,但也成功访问火星大气,为首个访问的大气样本[38]
- 2021年9月1日:毅力号对 Rochette 采样成功,为首个采样成功的火星岩石样本[39]
花费与成本
NASA 计划于 10 年内在火星 2020 任务上花费大约 28 亿美元: 22 亿美元用于研发毅力号火星车,8000 万美元用于研发机智号无人直升机,2.43 亿美元用于发射,2.96 亿美元用于 2.5 多年的任务行动。[40][41]经通货膨胀调整后,火星 2020 是NASA制造的第六昂贵的行星任务探测器,比其前身好奇号火星车便宜一些。[42]根据火星 2020 副总工程师 Keith Comeaux 的说法,除了使用备用硬件外,毅力号还使用了好奇号任务的设计,无需重新设计,这有助于节省“数千万甚至数亿美元”。[43]
宣传
图片集
左上角为毅力号上方的镜头拍摄,左下角为空中起重机拍摄,右侧为毅力号下方的镜头拍摄。
下方为毅力号,最左侧为降落伞和背壳,左侧偏中间为空中起重机,右侧为隔热罩。



参考文献
- mars.nasa.gov. . mars.nasa.gov. [2021-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4) (英语).
- November 2018, Mike Wall 19. . Space.com. [2020-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6) (英语).
- Chang, Kenneth. . The New York Times. 2018-11-19 [2020-08-05]. ISSN 0362-4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9) (美国英语).
- {CNN, Ashley Strickland. . CNN. [2021-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5).
- Chang, Alicia. . Associated Press. 9 July 2013 [12 July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04).
- Schulte, Mitch. (PDF). NASA. 20 December 2012 [2022-05-22]. NNH13ZDA003L.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7-01-30).
本文含有此来源中属于公有领域的内容。
- Amos, Jonathan. . BBC News. 4 December 2012 [5 Dec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04).
- February 2021, Mike Wall 17. . Space.com. 17 February 2021 [18 February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7).
- mars.nasa.gov. . mars.nasa.gov. [2020-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31) (英语).
- Taylor, Alan. . www.theatlantic.com. [2020-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31) (英语).
- . tech.qq.com. [2020-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1).
- sina_mobile. . tech.sina.cn. 2020-07-30 [2020-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4).
- . www.chinanews.com. [2020-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0).
- Hautaluoma, Grey; Johnson, Alana; Agle, D.C. . NASA. 2020-04-09 [2020-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30).
本文含有此来源中属于公有领域的内容。
- Mars Helicopter Scou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video presentation at Caltech
本文含有此来源中属于公有领域的内容。
- Leone, Dan. . 2015-11-19 [2015-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21).
- Agle, DC; Hautaluoma, Gray; Johnson, Alana. . NASA. 2020-06-23 [2020-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1).
本文含有此来源中属于公有领域的内容。
- . www.youtube.com. [2020-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8).
- Mars Helicopter Technology Demonstrator 的存盘,存档日期2019-04-01.. (PDF) J. (Bob) Balaram, Timothy Canham, Courtney Duncan, Matt Golombek, Håvard Fjær Grip, Wayne Johnson, Justin Maki, Amelia Quon, Ryan Stern, and David Zhu. American Institute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AIAA), SciTech Forum Conference; January 8–12, 2018, Kissimmee, Florida. doi:10.2514/6.2018-0023
本文含有此来源中属于公有领域的内容。
- Foust, Jeff. . SpaceNews. 30 June 2020 [30 July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11).
- Bachman, Justin. . Bloomberg News. 8 February 2021 [February 22,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1).
- Clark, Stephen. . [2021-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8) (美国英语).
- mars.nasa.gov. . mars.nasa.gov. [2021-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0) (英语).
- mars.nasa.gov. . mars.nasa.gov. [2021-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1) (英语).
- . blogs.nasa.gov. [2021-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4) (美国英语).
- CNN, Ashley Strickland. . CNN. [2021-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5).
- . blogs.nasa.gov. [2021-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4) (美国英语).
- . NASA. July 7, 2021.
本文含有此来源中属于公有领域的内容。
- . NASA mars exploration program. 2021-03-05 [2021-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0) (英语).
- . NASA mars exploration program. 2021-03-10 [2021-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19) (英语).
- . NASA mars exploration program. 2021-03-17 [2021-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31) (英语).
- . NASA mars exploration program. 2021-03-30 [2021-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2) (英语).
- . NASA mars exploration program. 2021-04-19 [2021-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30) (英语).
- . NASA mars exploration program. 2021-04-21 [2021-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31) (英语).
- . 2020-07-08 [2021-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5) (英语).
- . 2020-08-06 [2021-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02) (英语).
- . 2020-09-03 [2021-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30) (英语).
- (PDF). JPL. NASA: 15. [17 February 202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02-18).
本文含有此来源中属于公有领域的内容。
- . The Planetary Society. [2022-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8).
- Dreier, Casey. . The Planetary Society. 29 July 2020 [2022-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1).
- . techbriefs.com. [17 February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0).
- mars.nasa.gov. . NASA’s Mars Exploration Program. [2020-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6) (英语).
- Chang, Kenneth. . The New York Times. 27 April 2022 [28 April 2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