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源

沥源香港新界沙田的原称,名字的来源是城门河「清澈的河水」。明朝时亦有沥源堡沥源洞之名。[1]现时沥源通常指的是沥源邨

现在的沙田城门河
沥源邨

地名来源

沥源最初的名字是棘园,因为该处为遍布荆棘的荒芜园地。

英国在1899年接管新界时,政府官员误以为沙田围为沥源的地名,所以从此沥源便叫做沙田。[2]

政府在1973年发展沙田新市镇时,将区内兴建的第一条公共屋邨,命名为「沥源邨」,以纪念保存这地区的历史。

历史

这个地区早于明朝或更前,便已经有居民定居。由于接近河流,因此当地的居民都是以务为主。

1574年,大围村于现时的大围一带创建,是该区最古老及最大的围村

其后,也有不少村落于城门河河边的浅滩发展,例如山下围小沥源村沙田村等。

那时候,城门河的尽头约于现时狮子桥的附近,其东北已是沙田海,而当时的圆洲角则是在沙田海中央的小

清朝时,沥源的四十多条村组成沥源九约,共同肩负沙田区的治安防卫。

位于城门河流域「沥源」附近的一个较小的河谷地,同样流着清澈的河水,故称「小沥源」。

参见

参考来源

  1. . 港文化18区. [2023-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7) (中文(香港)).
  2. Charlotte Fan. . Stylesfeed. 2016-07-05 [2018-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7).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