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定堂

澄定堂为一美籍华人家族的藏书斋堂号。澄定堂藏有38种15世纪中后期西方印刷术初兴时的摇篮本;16世纪启蒙时期800多种古籍,共3400余册,以及各类手稿与抄本1200多种。自2018年起,澄定堂第四代Jason Dou开始将藏书寄存或捐赠予两岸的图书馆[1]

历史

澄定堂第一代为从事中国瓷器贸易的徽商。19世纪中叶,移居到当时的华沙大公国。为了提升华人在西方社会的地位,同时也因与顾维钧胡适洪钧等人来往,进而有了了解及收藏西方学术历史文献的念头。书斋堂号为1888年由时任大清出使德国钦差大臣洪钧所取名。典故出自王充《论衡》自纪篇「其文盛,其辩争,浮华虚伪之语,莫不『澄定』」又双关引自佛典《楞严经》「澄净无秽,定心自得」。

及至第二代时,遇上欧陆两次大战,皇室、贵族及机构抛弃收藏,使得这一代的藏书更是广博,第二代着力于科学书籍,搜罗了启蒙时代及前后时期的相关著作。澄定堂家族通过合作国际拍卖公司收藏古籍、善本外,也曾将藏书借展,包括法国国家图书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等等。期间一直有着将藏书迁至亚洲的想法,却受制于战争影响及保存、修复技术的不足,而无法落实。藏书在一战后从波兰转移维也纳,欧陆二战爆发前经伦敦转移纽约,直到第四代的Jason Dou在中华民国国家图书馆寄存了43种、49册多是首版印刷的善本,才得以实现家族长久以来的心愿[1][2]

藏书

澄定堂四代积累的藏书,共有38种15世纪中后期西方印刷术初兴时的摇篮本;16世纪启蒙时期800多种古籍,共3400余册,以及各类手稿与抄本1200多种。根据Jason Dou所寄存或展示或拍卖的书籍,澄定堂曾经或现今藏有[3][4][5][6]

注释

  1. 2018年寄存于中华民国国家图书馆。
  2. 2020年捐赠予中华民国国家图书馆。

参考数据

  1. 陈一姗. . 天下杂志. 2019-12-23 [2019-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3) (中文(繁体)).
  2. 潘文捷. . 界面新闻. 2019-09-03 [2019-12-24] (中文(简体)).
  3. . 国家图书馆 (中华民国). 2018-04-13 [2019-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4) (中文(繁体)).
  4. 许文贞. . 中国时报. 2019-11-14 [2019-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5) (中文(繁体)).
  5. 许文贞. . 中国时报. 2019-12-28 [2019-12-29].
  6. . 国家图书馆 (中华民国). 2020-08-26 [2020-08-26] (中文(繁体)).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