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化美學
演化美學(英語:)是人們對於藝術和審美行為的起源和進化的探討,認為藝術和審美偏好與提高物種生存、繁殖成功率相關的學科研究。[1]
在“自然美”和性方面,更趨近於環境偏好的天擇;而在“人造美”之領域,比如藝術與設計中,“美”可以帶來健康和活力,“醜”會相對擁有健康的風險:美學與適應力相關並影響著對生物演化。[2]演化美學可以試圖以物種的進化史作為背景來解釋人類對於審美的偏好。[3]
美感
物種在體驗任何味覺、嗅覺、觸覺、視覺等事物時,通過美學方面的領會,能夠體現出一些偏好,並引導我們去選擇更有營養的食物、選擇穩固安全的庇護所等。這些通過美感偏好選擇出的結果有助於避免某些危害。[3]
性擇與生存
對於有性生殖的物種,兩性都會“選擇”攜帶有適應價值的基因的配偶並演化至今。這種選擇可以解釋有些生物體對於無關生存(甚至有害生存)但仍演化出的特征,例如:孔雀絢麗的長尾巴和Goodeinae魚類的尾巴。[4]
然而擁有不利於生存特征的它們仍然被“選擇”並演化至今,是因為該生物擁有抵抗如此頑劣生存條件下的能力。[4]
參考資料
- Dutton, Denis. . 2003.
- Eckart Voland; Karl Grammer. . Springer Verlag. [2023-12-11]. ISBN 9783642078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1).
- Hannes Rusch& Eckart Voland. . [2023-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5).
- Xuanqi Zhu. . White Rose eTheses Online. [2023-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08).
- CAROL BERNSTEIN AND HARRIS BERSTEIN. . ScienceDirect.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