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屋裕明
满屋裕明(日语:/ Mitsuya Hiroaki,1950年8月9日—)[1],日本病毒学家,专长HIV治疗。现任熊本大学医学部内科学教授、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逆转录病毒感染部部长、日本国立国际医疗研究中心负责人。紫绶褒章表彰。
满屋裕明 満屋 裕明(みつや ひろあき) | |
---|---|
出生 | 日本长崎县佐世保市 | 1950年8月9日
居住地 | 日本熊本县 |
国籍 | ![]() |
母校 | 熊本大学 |
知名于 | 齐多夫定 |
奖项 | 紫绶褒章(2007) 庆应医学奖(2007) 朝日奖(2015) 日本学士院奖(2015) |
科学生涯 | |
研究领域 | 病毒学 |
机构 | 熊本大学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 国立国际医疗研究中心 |
学术指导者 | 塞缪尔·布罗德 |
日语写法 | |
---|---|
日语原文 | |
假名 | |
平文式罗马字 |
满屋教授开发了世界最初3种抗HIV(爱滋病)治疗药-齐多夫定、去羟肌苷(DDI)与扎西他滨(DDC)。2006年获得首届NIH World AIDS Day Award。
生平
1950年8月9日,满屋裕明出生于日本长崎县佐世保市。熊本大学医学部毕业(1975年),医学博士(熊本大学,1982年)。
1975年,进入熊本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第二内科。1980年,升任助手。1983年,进入国立卫生研究院 (美国)作博士后研究,师从塞缪尔·布罗德,分配至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任客座研究员,两年后升级为临床癌症计划Cancer Expert(上级研究员),1989年升级为Senior Investigator(主任研究员),1991年再升为内科疗法部门逆转录病毒感染部部长。
1997年,担任熊本大学医学部内科学第二讲座(现血液胶原病内科)主任教授。1999年兼任熊大附属医院临床试验支持中心长,2000年兼任医院感染免疫诊疗部长等。
2003年,担任京都大学病毒研究客座教授。
贡献
荣誉
轶事
部分中国网站将「Hiroaki Mitsuya」误译为「三矢博明」。
参见
参考数据
- Yarchoan R, Mitsuya H, Broder S. AIDS therapies. Scientific American 1988;259(4):110-9
- 庆应义塾. (PDF). 2007-09-26 [2015-07-1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1-27).
- 2011年2月15日の朝日新闻朝刊23面
- . [2015年9月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12月7日).
- . [2015-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7).
- . [2015-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9).
- . 日本学士院. [2015-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3).
- . サイエンスポータル. 科学技术振兴机构. 2015-03-13 [2015-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8).
- . NHLニュース. NHK. 2015-03-12 [2015-03-16].
外部链接
- 教授略歴・挨拶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熊本大学医学部附属病院 血液内科(日语)
- Page describing Dr. Mitsuya's research on NCI website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