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

湿疹英语:)是一种持久和续发的皮疹,以发红、水肿、瘙痒和发干为表征,可伴有结痂、剥落、起泡、开裂、出血或渗血[1]。这些症状也是许多「具有明显搔痒感的皮肤炎」的共同表现。而在其中的细分名词,包含异位性皮肤炎富贵手神经性皮炎及钱币状湿疹、工作环境造成的接触性皮肤炎汗疱疹脂漏性皮肤炎等诊断。这些非由「明确外界感染源」(细菌霉菌)所造成的发炎,起因在人体本身的免疫系统状态、体质状态、皮肤状态、外在环境气温湿度等综合因素所影响造成,对于这类型「非具有明确外界感染原因」所造成的皮肤炎,在医学上多将其症状表现通称为「湿疹」[7]。在某些研究中发现过度活跃症(ADHD)和心脏病之类的疾病与湿疹有关。[8]

湿疹
Dermatitis
同义词Eczema
湿疹临床表现为红斑、硬肿(水肿)/丘疹、表皮剥脱和苔藓化四类[1]
症状Itchiness, red skin, rash[2]
并发症Skin infection[3]
常见始发于Childhood[2][3]
类型皮肤病症状
肇因Atopic dermatitis, 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 irritant contact dermatitis, stasis dermatitis[2][3]
诊断方法Based on symptom[2]
相似疾病或共病Scabies, psoriasis, dermatitis herpetiformis, lichen simplex chronicus[4]
治疗Moisturizers, steroid creams, antihistamines[3][5]
盛行率245 million (2015)[6]
分类和外部资源
医学专科皮肤病学
ICD-10L2020.-L3030.
OMIM603165
DiseasesDB4113

类型

湿疹按性质可以分为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和慢性湿疹。

欧洲过敏及临床免疫学学院(EAACI)发表了一篇文献,简化了和过敏有关疾病的命名,其中包括异位性和过敏性接触湿疹[9]。但这一提倡没有涉及非过敏性湿疹。

常见之湿疹

  • 异位性湿疹(又称小儿湿疹、异位性皮炎)被认为具有遗传性,在家庭成员有花粉过敏、哮喘的家庭里常见。在脸部、头皮、颈部、腕部内侧、膝盖后侧、和臀部易于发现发痒的皮疹。专家提示医生们应当特别注意排除实际上是刺激性接触性皮炎的情况。这种湿疹在发达国家非常常见,并且不断增长。
  • 主妇湿疹(又称富贵手、进行性指掌角化症)多发于经常接触水以及刺激性物品的人,如主妇、水泥工等等。在手指及手掌发病,一般不过手腕,从手指开始长出小疱疹、变厚、角质化,严重时皮肤干燥、碌落甚至干裂见血。此病一般被认为是由于皮肤过敏反应有关,最近亦有报告指为缺乏维他命A保护手部有关,因此治疗时常以服食抗过敏药治疗以及外用涂抹软膏,亦因情况而补充维他命A治疗。因症状与较严重的汗疱疹相似,应由医师判断治疗。
  • 汗疱疹(又称汗疱、汗疱湿疹)汗疱疹是一种好发于手脚的皮肤病,在手掌、手指侧面及脚掌,会出现透明像珍珠样的小水泡,水泡大小约1~5毫米,偶尔可出现大水泡,通常伴随着中度至重度的搔痒。通常在水泡刚发时搔痒最厉害。水泡通常在2~3周消退,之后痒感下降,逐渐形成环形的脱屑或脱皮。有时病灶会变成红斑、脱屑、苔癣化(变厚、表面粗糙)等慢性湿疹的变化。通常急性发作期最痒,患者常会忍不住去搔抓或摩擦,抓破皮以及续发性的细菌感染都可能发生。皮肤若有裂口或是续发细菌感染时,会有疼痛或压痛的症状。并发症包括细菌感染、蜂窝组织炎、淋巴管炎等。汗疱疹发生的原因不明,目前已知和压力有关,许多的患者会因为情绪的压力而导致恶化或发作。另外,闷热也是原因之一,所以汗疱疹好发于春末及夏天。
  • 在2004年1月的美国皮肤科医学会杂志中,有一篇文章报告五位汗疱疹的病例。这些病例在阳光中的长波紫外线(UVA)照射后,会诱发汗疱疹的发作。以此推论,对某些患者而言,闷热以外,夏天酷热的阳光可能也是诱发因素之一。病理切片检查显示,汗疱疹并未侵犯汗腺,也没有汗腺功能异常现象,所以被称做汗疱疹其实是个错误的命名。但是研究显示,患者的局部排汗量是正常人的二点五倍。
  • 国外报告,有些患者在吃到含有铬酸盐新霉素喹啉等过敏原后,会引发汗疱疹。做皮肤贴布试验时,有28%的患者对镍过敏、有16%的患者对钴过敏、有20%的患者对铬过敏。有些患者,虽然镍、、铬等金属的贴布试验呈现阴性反应,但在吃到镍、钴、铬时,仍会引发汗疱疹发作。所以对于口服金属化合物敏感,加上局部的多汗,被认为是导致汗疱疹的重要原因。

治疗

湿疹的成因并非单一因素,而是多项原因共同交互影响的结果,其中包含了人体本身的免疫机能变化(如:过敏体质)、皮肤保护能力下降、反复受损来不及修复、在皮肤受损的情形容易产生后续的发炎感染(霉菌、细菌感染)。

避免过度清洁、强化保护保湿是根治湿疹的不二法门。[10]

保湿

皮炎使皮肤严重干燥,对感染区域进行保湿可以有益治疗和维持自然湿润。 保湿的药剂称作「润肤剂」。用法是:在最干燥和破裂的皮肤上涂上最厚的油膏。较稀的润肤油比如水性乳膏是一些医生传统的处方,但是当皮肤破裂严重时,仍可能会使皮肤干燥。事实上,它仅是被许可用做洗浴时肥皂的替代品。乱用「润肤剂」可加重病情。

止痒

抗组胺药可以减弱湿疹发作期间的瘙痒,减少抓挠随之可减少对皮肤的破坏和刺激(瘙痒循环)。辣椒素被用于皮肤作为一种反刺激。 其他对神经传递有作用的药物,比如薄荷,也被发现可以减弱体内的瘙痒信号。

避免

  • 患者应进行至敏原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避免接触和进食导致过敏的物质和食物。
  • 避免穿羊毛内衣或尼龙质的球衣。
  • 体温过高亦会刺激皮肤。
  • 避免过度清洁。建议使用单纯的清水温和冲洗患处就好,也尽量避免『搓、擦、洗等动作』,水温的控制也是非常重要,使用温、凉的水温可以减少刺激、发炎充血情形发生。

药膏

  • 复方氟米软膏是含氟米松水杨酸糖皮质激素复方制剂。其中氟米松作为一种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药物,有抗炎、抗过敏作用,而水杨酸有轻度的抗细菌及抗真菌作用,还可以促进糖皮质激素穿透到皮肤的深层部位[11]

参考文献

  1. 赵辨. .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4年1月, 第37卷 (第1期): 3 [2016-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3).
  2. Nedorost, Susan T. .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2012: 1–3, 9, 13–14 [2016-07-29]. ISBN 978144712897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5) (英语).
  3. . NIAMS. May 2013 [2016-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30). 已忽略未知参数|df= (帮助)
  4. Ferri, Fred F. 2nd. Philadelphia, PA: Elsevier/Mosby. 2010: Chapter D. ISBN 978-0323076999.
  5. McAleer MA, Flohr C, Irvine AD. (PDF). BMJ. July 2012, 345: e4770 [2020-06-15]. PMID 22826585. doi:10.1136/bmj.e4770. hdl:2262/7599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7).
  6. Vos T, Allen C, Arora M, Barber RM, Bhutta ZA, Brown A, et al. . Lancet. October 2016, 388 (10053): 1545–1602. PMC 5055577可免费查阅. PMID 27733282. doi:10.1016/S0140-6736(16)31678-6. 已忽略未知参数|collaboration= (帮助)
  7. . www.decentrossi.com. [2019-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4) (中文(繁体)).
  8. . allergy.ibighealth.com. [2020-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30) (中文(繁体)).
  9. Johansson et al., 2001, Allergy 56: 813
  10. . www.decentrossi.com. [2019-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8) (中文(繁体)).
  11. 颜艳; 鞠梅等. (PDF).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6年2月, 第39卷 (第2期): 116 [2016-09-0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10-29).

参见

  • 神经性皮肤炎

外部链接

维基词典中的词条「」。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湿疹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