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游蛇

渔游蛇学名:)又名,为游蛇科渔游蛇属爬行动物,俗名鱼蛇、红糟蛇、水草蛇、小黄蛇。分布于亚洲南部、东南部、从阿富汗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向东到中南半岛、南经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越南台湾以及中国大陆等地,生活习性为半水栖。主要栖息于水田、沼泽和湿地,是一种以白天活动为主的蛇类。其生存的海拔上限为1168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东印度群岛[1]

渔游蛇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Reptilia
目: 有鳞目 Squamata
亚目: 蛇亚目 Serpentes
科: 游蛇科 Colubridae
属: 渔游蛇属 Xenochrophis
种:
渔游蛇 X. piscator
二名法
Xenochrophis piscator
(Schneider, 1799)[1]

特征

Xenochrophis piscator, Bannerghatta, 印度

中型蛇类,具有轻微的毒性,但咬到会伤害人体,身长可达1.2米。眼睛下方及眼部后方各有一条黑色的细纹延伸道上唇,体色多为橄榄褐色,并布满许多不规则的黑色花纹。

习性

以蛙类和鱼类为食,也有捕食蜥蜴、鸟类和鼠类的纪录。近年来由于农药过度使用,数量不断减少。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