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溶作用

土壤学中,作用英语:,译名不统一,见下表)是一种成土作用,指土层中水的运动将可溶性物质从土壤中的一个区域移动到另一个区域的过程。[1]

作用英语:)是一个类似但略有不同的概念,也是一种成土作用,指土壤中的水分将上层土壤(表土)中的悬浮或溶解物质(例如较细微的矿物质有机物质)搬移到下层土壤(底土)的作用。[2]

和的物质往往会从表土中流失并沉积在底土中。积累浸出和淋洗物质的土壤层称为淀积层

高温和强降雨地区发育出红土就是淋溶作用的例子。

概念辨析

英文中,是一个类似但略有不同的概念,是指土壤中悬浮和可溶性物质(如矿物和有机胶体)的流失,而一般只包含可溶性物质的流失。[1][2]但是,由于译名的混乱,两个概念在中文世界的用法难以严格区分。

概念辨析及两岸译名
英文
概念 悬浮和可溶性物质的转移 可溶性物质的流失 物质在下层土壤的沉积[3]
大陆标准译名[4] 淋洗[作用]、淋溶 淋溶[作用]、淋滤 淀积作用
台湾标准译名[5] 淋溶[作用]、淋洗[作用] 残积作用、淋溶作用、淋滤[作用]、洗出作用 洗入[作用]、淀积[作用]、淋积作用、淋淀作用
其他常见译名 淋失[作用]

参见

参考文献

  1. .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2008. ISBN 978-0-89118-851-3.
  2. . 环境科学大辞典. 国家教育研究院. 2002-02 [2017-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30) (中文(台湾)).
  3. . PhysicalGeography.net. [2022-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5).
  4. 根据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术语在线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5. 根据国家教育研究院的国家教育研究院双语词汇、学术名词暨辞书信息网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