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的星星
《流浪的星星》(法语:Étoile errante)是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讲述了两个十几岁的女孩在二战前后的故事。意大利对法国东南部的统治结束后,犹太裔的艾斯苔尔随母亲一起奔赴耶路撒冷。阿拉伯女孩萘玛成为了孤儿,由于以色列宣布建国而无法返回她出生的地方阿卡。艾斯苔尔移居新建立的以色列,遭遇了一批巴勒斯坦难民。
流浪的星星 | |
---|---|
原名 | Étoile errante |
作者 | 让-马里·古斯塔夫·勒克莱齐奥 |
译者 | 袁筱一 |
类型 | 长篇小说 |
语言 | 法语,有中文译本 |
發行 | |
出版机构 | Gallimard |
出版時間 | 1992年5月 |
出版地點 | 法国 |
媒介 | |
页数 | 339页 |
规范控制 | |
ISBN | 978-2-07-072650-9 |
OCLC | 26148691 |
情节
艾斯苔尔原名艾莲娜,生于靠近尼斯的一个小镇。1944年意大利战败后,意军撤退,犹太人决定逃亡。她的共产党人父亲带领同胞车里,而自己和母亲伊丽莎白由另一路逃离。艾斯苔尔与钢琴老师费恩、好友拉歇尔离别,向以色列进发。父亲在一次行动中被德军击毙,他保护的那些民众也没能活命。而母女二人则在抵达费西奥纳后离开大队,在旅馆作帮佣。父亲阵亡的消息让母女二人陷入阴影,艾斯苔尔用宗教安慰自己。她们穿过重重关卡,越过地中海,终于抵达了以色列。
在以色列的基布次,艾斯苔尔开始了充实的新生活。阿拉伯女孩萘玛在撤离奴尚难民营的途中遇到了艾斯苔尔,并和她交换了自己的名字。萘玛在那儿有了男人,由于鼠疫的蔓延,许多难民被夺去生命。艾斯苔尔的许多好友和未婚夫都在以巴冲突中阵亡,她认识了后来的丈夫,移民加拿大,在蒙特利尔的马克·吉尔大学读医学。1982年夏,母亲去世,艾斯苔尔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尼斯。
风格
全书以第一、三人称交替叙述手法:第一章为艾斯苔尔第三人称;第二章同时使用艾斯苔尔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第三章则出现了萘玛的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第四章第五章采用了艾斯苔尔第一人称第三人称,最终人称和人物的关系还是回到了最初的形态。书中以第一人称进行自我袒露,以第三人称表现主人公的心理和行为;交替的使用营造了跳跃感,增强了层次和复杂性。
全书采取了对称式写作手法。两位主人公艾斯苔尔和萘玛只见过一面,但他们境遇相似、相互思念并为对方写信,这种处理产生了一种结构上的暗示。叙事人称上,全书以艾斯苔尔的第三人称起头,右一同一人称收尾,这就产生了人称叙事上的对称。故事从1943年夏写到1982年冬,中间分别出现了1948年的夏季和1944/1947/1950/1966年的冬天,给人一种轮回之感,道尽世事变迁。而故事的发生地点则在两个童年故乡,两个难民营和两个流浪路途中交替。这些对称使小说参差起落,具有和谐的美感。[1]
参考资料
- 张平,蒲真真. 从绝望到感悟: 流浪与相遇 ———勒克莱齐奥作品《流浪的星星》的叙事艺术.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6,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