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锤

流星锤,或称流星锤飞锤飞锤[1],是一种将金属头系于长绳一端或两端制成的软兵器。

流星锤

流星锤分为单流星锤和双流星锤两种[1],流星形状也可分为西瓜木瓜形两种[1]。由锤身、软索、把手三部分组成。它携带方便,藏在身上不易被人发现,但却是软兵器中最难练的一种。锤头部分大抵用铜、铁铸造,也有用白银铸造的。流星锤的绳索短者三尺六寸(约160公分),长者可达七尺四寸(约260公分)或更长者。锤头形状可以为圆锤、角锤(带有棱角)、星锤(有星状角)、蒺藜锤(刺棘比星状锤还多)等。

历史

有指为远古时代狩猎用的飞石索演变而来。

现有出土战国时的铜制流星锤,使用方式可能跟单股飞石索相同,连锤带绳一起甩抛出去。[2]战国时期文物上的水陆攻战图中已有双手使流星袭击敌人的形象[1]

武备志》记载的流星锤为一绳两端各接一锤,其中之一称为正锤,手持的称为救命锤。武术门派中少林寺赵门蚕闭门丁氏流星锤等皆有练习相关套路。

现代武术比赛中属于其他器械组的第三类「软器械类」。[1]

参考文献

  1. 门惠丰. . 中国武术百科全书编撰委员会 (编). .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 1998: 165. ISBN 7-5000-6087-4 (中文(中国大陆)).
  2. 成东、钟少异《中国古代兵器图集》。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