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断层

地质学中,活断层(或活动断裂)一般是指全新世(约1万年)以来曾经活动,未来仍可能活动的断层[1]。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地质学家贝利·威利斯和 H. O. Wood 于1920年代提出[2]

活断层被认为是一种地质灾害—与地震有关。 运动对活动断层的影响包括强烈的地面运动、地表断层、构造变形、山崩落石液化海啸地震[3]

活断层是地质历史中最新活动的产物,与地震活动有密切的联系,并且还直接影响工程的安全,故活断层的研究一直是地球科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地点

活断层往往发生在板块边界附近,活断层研究主要集中在这些区域。 在任何给定板块的区域内,活断层往往较少出现。 板内区域也可能存在地震危险的事实直到最近才被认识到。[3]

测量

各种地质方法用于定义活断层的边界,例如遥感和磁性测量以及其他方式。 多种类型的数据,例如地震报告或一段时间内的记录,可用于测量断层活动。 活动性和断层面积相关,并与其他因素进行风险分析以确定潜在的地震危险性。[3]

参考资料

  1. 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活断层与地震 存盘,存档日期2010-08-20.
  2. 唐辉明. (M) 1.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 ISBN 978-7-122-01615-7.
  3. Slemmons, D. Burton; and Defolo, Craig. . . 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1986: 45–48. ISBN 978-0-309-07395-0.
    • Organizations that authored this book: Geophysics Study Committee, Geophysics Research Forum,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