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377
波音377又称“同温层巡航者(Stratocruiser)”,是波音公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生产的一款活塞引擎长程客机,由四个活塞发动机提供动力,并采用双层机舱。波音377亦是波音公司生产的最后一款四引擎螺旋桨客机,1947年至1950年间制造了56架。
波音377“同温层巡航者” Boeing 377 Stratocruiser | |
---|---|
![]() | |
泛美航空的一架波音377在伦敦希思罗机场 | |
类型 | 四发活塞长程双层窄体干线民用飞行器 |
制造商 | 波音公司 |
首飞 | 1947年7月8日 |
起役日期 | 1947年 |
退役日期 | 1963年 |
状态 | 已退役 |
主要用户 |
泛美航空 英国海外航空 西北航空 联合航空 美国海外航空 |
生产年份 | 1947-1950 |
制造数量 | 56 |
发展自 |
B-29超级堡垒轰炸机 波音C-97 |
衍生型 | 超级彩虹鱼 |
设计与开发
波音377源于1944年在B-29的基础上改造而来的波音C-97运输机,在B-29的下部机身上连接了一个更大的上部机身。1947年7月8日,波音377首飞。[1]
与波音307和B-29一样,波音377实现了客舱加压。此外,波音377使用双层机舱,上层(主舱)载客量介于55~100之间(全坐席),或配备28个卧铺与5个坐席;下层则设有休息室和吧台。
营运
1949年,波音377加入泛美航空,正式投入营运,最初在夏威夷航在线运营,后来投入跨大西洋航线。英国海外航空、西北航空、联合航空、美国海外航空也曾营运波音377。
然而,波音377的营运成本高于同时期的DC-6和洛克希德星座型,采用的星型发动机可靠性也较低。制造了56架后,波音377于1950年停产。20世纪50年代末,随着波音707、道格拉斯DC-8等第一批喷射客机的诞生,波音377开始逐渐退役。1960年代,一家名为Aero Spacelines的公司将一些波音377改装为“彩虹鱼”(Guppy)系列特种运输机。其中,“怀孕彩虹鱼”(Pregnant Guppy)用于运载土星5号运载火箭的设备单元,有4架超级彩虹鱼用于空中巴士的新机机身运输,唯超级彩虹鱼已被空巴大白鲸取代。

空中巴士使用由377改装而来的“超级彩虹鱼”运载机身半成品
规格
数据来源: Airliners of the World[2]
基本诸元
- 乘员: 2名驾驶员及1名飞航工程师
- 载客量: 主层最多100人,下层休息室14人; 一般乘员63~84人或28个卧铺与5个坐席
- 长度: 33.6.公尺(110英呎4英吋)
- 翼展: 43.05公尺(141英呎3英吋)
- 高度: 11.66公尺(38英呎3英吋)
- 翼面积: 164.3平方公尺(1769平方英呎)
- 空重: 37,876公斤(83,500磅)
- 发动机: 4 × 普惠R4360-B6,2,610千瓦(3,500匹马力) 每个 each
性能
- 最大速度: 603公里/时(375英里/时)
- 巡航速度: 483公里/时(301英里/时)
- 航程: 6,760公里(4,200英里)
参考数据
- . Boeing.com. 1947-07-08 [2013-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02).
- Wilson, Stewart. . Fyshwick, Australia: Aerospace Publications. 1999. ISBN 1-875671-44-7.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