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水孔

泌水孔是一种位于分泌组织,通常在被子植物被发现,由孔洞表皮或叶边缘分泌水分,经常位于齿状或锯齿状边缘的尖端。泌水孔出现在沉水性水生植物(如:Ranunculus fluitans[1])与在干旱栖地的草本植物(如:圆叶风铃草[2])。他们以维管束鞘与植物维管束系统链接,泌水孔通常在大薸、凤眼蓝、玫瑰、胶冷杉中被观察到。

藏报春叶泌水孔的剖面。

泌水孔由一群具有充满水的大型胞外空间的活细胞组成,但没有或只有少量叶绿体,代表特化鞘体末端。这些细胞(称为披覆组织细胞)[3]向外开口进入一个或多个表皮下腔室。他们轮流通过开水气孔(open water stoma)与开孔(open pore)与外界沟通。水气孔在结构上与正常气孔相似,但通常较大且失去运动的能力。

泌水孔与泌液作用的过程有关,在此正的木质部压力(由于根压)使液体由这些孔洞向外渗出[4]。一些盐土植物拥有腺状毛状体有效地分泌盐分因而降低在细胞质中的细胞毒性无机离子的浓度;这造成了在叶表面的白色粉状物质的形成。

泌水孔有两种:

  • 被动泌水孔(passive hydathode):再披覆组织内的叶脉末端形成。
  • 主动泌水孔(active hydathode):在表皮细胞主动失去水分时形成。

参见

参考数据

  1. Mortlock, C. . New Phytologist. 1952, 51: 129–138.
  2. Stevens, C.J.; Wilson, J; McAllister, H.A. . Journal of Ecology. 2012, 100: 821–839. doi:10.1111/j.1365-2745.2012.01963.x.
  3. Cutter, E.G. . London, U.K.: Edward Arnold. 1978: 226-227. ISBN 0713126388.
  4. Taiz, Lincoln; Zeiger, Eduardo. 5th (International). Sinauer Associates, Inc. 2010: 90. ISBN 9780878935659.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