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古阁
汲古阁是明末清初文人毛晋的藏书楼和书籍出版处,收藏书籍达八万四千册,毛晋亦以“汲古阁”为自己的堂号。按清同治年间的《苏州府志》汲古阁位于常熟迎春门外七里桥。毛晋去世后,其五子毛扆(号汲古后人)继承父业。汲古阁现已不存,宅基地属沙家浜镇曹浜村。[1]
历史

虞山毛氏汲古阁图
毛晋生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屡试不第,后来得母亲戈氏启发,立志刻书。天启六年其父去世,他继承了千顷田产。得到母亲的支持后,他将田产变卖,雇佣了二十多位刻工,开始刻书。崇祯十五年,毛晋请通家王咸绘制了《虞山毛氏汲古阁图》,上绘有九间房屋及池塘两个,池塘上有二如亭和绿君亭,毛曾在绿君亭“批阅数十载”。这两口池塘中一个被河流淹没,一个在1970年代被填平造田。[1]
所刻书籍
毛晋汲古阁所刻较大书籍包括《十七史》、《津逮秘书》、《六十种曲》,此外包括各种珍稀孤本。他收藏孤本出价颇高,曾在自家门上张贴“别家出一千,门内主人出一千二百”。以至于当地有民谚说“三百六行生意,不如鬻书于毛氏”。其刻书花销也很高,每页刻工就达到三两白银。[1]
其所用纸是自江西定制的,其中薄者为毛边,厚者为毛泰,其所抄书籍与原版完全一致,称为“毛抄”。[1]
参考文献
- 张玉俊,寻访汲古阁,苏州杂志,2003年06期
- 苏晓君,毛晋与汲古阁刻书考略,中国典籍与文化,2006年03期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