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端
生平
汪端出生书香世家。[1]八岁丧母,其父未再续弦,育二子二女,汪端最幼,乃父视同掌珠。嘉庆十四年(1809年),长兄汪初卒于四川军营,未几父亲亦伤逝。汪端由姨母梁德绳抚养,姨父许宗彦是当代诗人。嘉庆十五年(1801年)二月初五,嫁陈文述之子陈裴之为妻,伉俪甚笃。[2]汪端七岁即能作诗,好高启、吴梅村两家,曾言:“梅村浓而无骨,不若青丘澹而有品。”一生诗作凡千余首。编有《明三十家诗选》。汪端为了埋首学业,经常失眠,照料丈夫一事托付小妾王紫湘。可惜不到二年,紫湘即亡故。汪端作《紫湘词》八律哭之。道光六年(1826年),夫婿裴之客死汉皋,年仅三十三岁。汪端早年不读释道之书,然而中年守寡,长男孝如早夭,次子葆庸有痼疾,[3]汪端伤痛成病,于是开始接触道教。[4]道光十八年(1838年)冬,腹泄不止,不久病逝。
注释
- 聂欣晗《清嘉道年间女性的诗学研究》中说:“汪氏家世本徽州,乃唐越国公之裔,八世祖始迁杭州为钱塘人。”
- 陈文述《裴之事略》中说:“闺房之中,各以诗稿就正,擘笺分韵,恒至夜分。”
- 汪端在《七夕送怡珊姊之越》诗中说“中年我是伤心者”,又在《题吴节妇漏屋茹冰图并柬令娣顾螺峰夫人》诗中说“我亦茹冰饮蘖人”。
- 《自然好学斋诗钞》卷八《秋日寄呈翁大人汉皋》其二自注:“翁大人暨静初夫人近俱奉道甚笃,端亦预闻微论焉。”
参考书目
- 蒋寅:《一代才女汪端》,《文史知识》, 2000年第9期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