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豐

江夏豐1948年5月15日),日本奈良縣出生的棒球運動員,球員時期擔任投手,左投左打,現職為球評

江夏豐
攝於2022年
投手
出生: (1948-05-15) 1948年5月15日
 日本奈良縣吉野郡
打擊: 投球:
NPB首秀
1967年4月13日,代表阪神虎
最終出场
1984年7月12日,代表西武獅
NPB成績
勝 - 負206 - 158
ERA2.49
三振2987
球队
生涯成就与獲獎紀錄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
假名
平文式罗马字

生平

大阪學院高等學校(現大阪學院大學高等學校)畢業,高中時期,只會投直球,進入職棒界後加練了曲球。1968年曾創下單季401K世界記錄,同年江夏擔任全日本明星隊先發投手在第二戰登板投球,在9局的投球裡,江夏三振了聖路易紅雀隊15次。

1971年7月17日明星賽連續9K紀錄。1973年8月30日投出無安打比賽同時第十一局又以投手身份擊出再見全壘打。江夏豐於1968年投出連續23局三振紀錄[註 1]王貞治一生中總共打過江夏豐20支全壘打,是所有打者中打江夏全壘打最多的。而江夏共三振王貞治57次,也是三振王貞治最多的投手。

長期的大量出賽,造成江夏豐的手腕過度使用,1977年5月31日江夏生涯最後一場先發,對決近鐵隊,主投四局掉4分下場,從此轉任後援

1979年廣島東洋鯉魚大阪近鐵猛牛總冠軍戰,江夏豐做為東洋鯉魚救援投手曾投出“江夏21球”()而風靡一時。

從轉任後援起出賽359場,拿下193次救援成功,210個救援點,再加上之前未認定的救援點,共有310個救援點。1984年7月在西武隊退休。

1993年3月3日,江夏豐被警方以藏現行犯逮捕,服刑兩年。後長期轉任球評工作。

年度別投手成績

年度球隊背號出賽完封勝利敗戰救援成功勝率投球局數四壞球觸身球奪三振自責分防禦率
1967年阪 神284221213-.480230.1883225702.74
1968年4982512-.676329.0974401782.13
1969年4471510-.600258.1783262521.81
1970年5282117-.553337.2733340802.13
1971年4561514-.517263.2662267702.39
1972年493238-.742269.2604233762.53
1973年5372413-.649307.0824215882.58
1974年41212148.462197.2502149602.73
1975年49112126.500208.1722132713.07
1976年南 海173606129.333148.1614109492.98
1977年4104219.66784.021560262.79
1978年廣 島264905412.55695.138299323.03
1979年5509522.643104.238299322.66
1980年5309621.60086.020186252.62
1981年日本火腿4503625.33383.024175262.82
1982年5508429.66791.0312107201.98
1983年5102434.33377.127382202.33
1984年西 武18200128.33324.212028103.65
通算成績 82945206158193.5663196.09364629878842.49
  • 表中粗字為聯盟最高


特殊記録

  • 最多勝 2回(1968、1973)
  • 最優秀防御率 1回(1969)
  • 最多奪三振 6回(1967~1972)
  • 最優秀救援投手 5回(1977、1979~1982)※與赤堀元之佐佐木主浩並列單季最多次。
  • MVP 2回(1979、1981)※兩聯盟皆受賞的史上第一人(小笠原道大於2006、2007連續2回MVP追平此項紀錄)
  • 澤村賞 1回(1968)
  • 最佳九人獎 1回(1968)
  • 無安打比賽(1973.8.30)※日本職棒史上唯一於延長賽中達成紀錄者
  • 明星賽出場 16回(1967~1976、1978~1983)
  • 總冠軍賽最優秀選手 3回(1970第2戦、1971第1戦、1980第3戦)
  • 單場比賽16奪三振(1968.8.8)
  • 23局連續奪三振(1968.8.8~8.21)
  • 41局連續無失分(1969.4.12~5.15)
  • 1場比賽34打者連続凡退(1970.9.26)


背號

  • 28(1967年 - 1975年)
  • 17(1976年 - 1977年)
  • 26(1978年 - 1983年)
  • 18(1984年)


註解

  1. 後由台灣旅日投手張誌家連續28局三振所打破。

參考資料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