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丰

江夏丰1948年5月15日),日本奈良县出生的棒球运动员,球员时期担任投手,左投左打,现职为球评

江夏丰
摄于2022年
投手
出生: (1948-05-15) 1948年5月15日
 日本奈良县吉野郡
打击: 投球:
NPB首秀
1967年4月13日,代表阪神虎
最终出场
1984年7月12日,代表西武狮
NPB成绩
胜 - 负206 - 158
ERA2.49
三振2987
球队
生涯成就与获奖纪录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
假名
平文式罗马字

生平

大阪学院高等学校(现大阪学院大学高等学校)毕业,高中时期,只会投直球,进入职棒界后加练了曲球。1968年曾创下单季401K世界记录,同年江夏担任全日本明星队先发投手在第二战登板投球,在9局的投球里,江夏三振了圣路易红雀队15次。

1971年7月17日明星赛连续9K纪录。1973年8月30日投出无安打比赛同时第十一局又以投手身份击出再见全垒打。江夏丰于1968年投出连续23局三振纪录[注 1]王贞治一生中总共打过江夏丰20支全垒打,是所有打者中打江夏全垒打最多的。而江夏共三振王贞治57次,也是三振王贞治最多的投手。

长期的大量出赛,造成江夏丰的手腕过度使用,1977年5月31日江夏生涯最后一场先发,对决近铁队,主投四局掉4分下场,从此转任后援

1979年广岛东洋鲤鱼大阪近铁猛牛总冠军战,江夏丰做为东洋鲤鱼救援投手曾投出“江夏21球”()而风靡一时。

从转任后援起出赛359场,拿下193次救援成功,210个救援点,再加上之前未认定的救援点,共有310个救援点。1984年7月在西武队退休。

1993年3月3日,江夏丰被警方以藏现行犯逮捕,服刑两年。后长期转任球评工作。

年度别投手成绩

年度球队背号出赛完封胜利败战救援成功胜率投球局数四坏球触身球夺三振自责分防御率
1967年阪 神284221213-.480230.1883225702.74
1968年4982512-.676329.0974401782.13
1969年4471510-.600258.1783262521.81
1970年5282117-.553337.2733340802.13
1971年4561514-.517263.2662267702.39
1972年493238-.742269.2604233762.53
1973年5372413-.649307.0824215882.58
1974年41212148.462197.2502149602.73
1975年49112126.500208.1722132713.07
1976年南 海173606129.333148.1614109492.98
1977年4104219.66784.021560262.79
1978年广 岛264905412.55695.138299323.03
1979年5509522.643104.238299322.66
1980年5309621.60086.020186252.62
1981年日本火腿4503625.33383.024175262.82
1982年5508429.66791.0312107201.98
1983年5102434.33377.127382202.33
1984年西 武18200128.33324.212028103.65
通算成绩 82945206158193.5663196.09364629878842.49
  • 表中粗字为联盟最高


特殊记录

  • 最多胜 2回(1968、1973)
  • 最优秀防御率 1回(1969)
  • 最多夺三振 6回(1967~1972)
  • 最优秀救援投手 5回(1977、1979~1982)※与赤堀元之佐佐木主浩并列单季最多次。
  • MVP 2回(1979、1981)※两联盟皆受赏的史上第一人(小笠原道大于2006、2007连续2回MVP追平此项纪录)
  • 泽村赏 1回(1968)
  • 最佳九人奖 1回(1968)
  • 无安打比赛(1973.8.30)※日本职棒史上唯一于延长赛中达成纪录者
  • 明星赛出场 16回(1967~1976、1978~1983)
  • 总冠军赛最优秀选手 3回(1970第2戦、1971第1戦、1980第3戦)
  • 单场比赛16夺三振(1968.8.8)
  • 23局连续夺三振(1968.8.8~8.21)
  • 41局连续无失分(1969.4.12~5.15)
  • 1场比赛34打者连続凡退(1970.9.26)


背号

  • 28(1967年 - 1975年)
  • 17(1976年 - 1977年)
  • 26(1978年 - 1983年)
  • 18(1984年)


注解

  1. 后由台湾旅日投手张志家连续28局三振所打破。

参考数据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