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骨科

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共891162[1],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多为陆生种类,有部分为挺水植物沉水植物,高从15公分到25公分左右。根茎绵延状,而叶子通常呈现单一或三叉状,繁衍用的孢子密生于叶背。一般来说,本科植物多生于陆地上、常依附树木岩石生长。

水龙骨科
Pleopeltis polypodioides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Tracheophyta
纲: 真蕨纲 Polypodiopsida
目: 水龙骨目 Polypodiales
(未分级) 真水龙骨类 Eupolypods
(未分级) 真水龙骨I类 Eupolypods I
科: 水龙骨科 Polypodiaceae
J. & C. Presl., 1822
异名
  • 槲蕨科 Drynariaceae
  • 禾叶蕨科 Grammitidaceae
  • 雨蕨科 Gymnogrammitidaceae
  • 剑蕨科 Loxogrammaceae
  • 鹿角蕨科 Platyceriaceae
  • 睫毛蕨科 Pleurosoriopsidaceae

形态

生于陆地上、或着生于树木岩石上。

厚、不透明,具中肋、鳞片与被毛,叶为单叶、指状或一回羽状复叶。

孢子囊堆生于叶背,为圆形、线形或全面分布,无盖膜。

此科植物在台湾约有20属58种,自白垩纪渐新世中新世起出现孢子的化石

分类

  • 鹿角蕨属
  • 连珠蕨属
  • 肢节蕨属
  • 尖嘴蕨属
  • 线蕨属
  • 茀蕨属
  • 二条线蕨属
  • 槲蕨属
  • 拟水龙骨属
  • 伏石蕨属
  • 骨牌蕨属
  • 瓦苇属
  • 莱蕨属
  • 剑蕨属
  • 星蕨属
  • 扇蕨属
  • 拟茀蕨属
  • 水龙骨属
  • 崖姜蕨属
  • 石苇属
  • 卷叶蕨属

参考文献

  • 林春吉,《台湾的水生与湿地植物》,2005,台北,绿世界出版社。
  • 黄增泉着,《植物分类学》,1993,台北,国立编译馆,ISBN 9576381592

注释

  1. . [2013-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20).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