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钟
水钟(water clock,clepsydra)泛指古代以水计时的器具;水钟是一种时钟,通过调节液体流入(流入型)或流出(流出型)容器的流量来测量时间。

古波斯水钟
漏壶

广州博物馆馆藏铜壶滴漏
漏壶为水钟的一种,又称铜壶滴漏、铜水滴漏,因漏壶的箭上刻符号表示时间,又称漏刻;常用青铜为材料制作。 李约瑟推测漏壶可能从美索不达米亚传入中国,时间可能早达公元前二世纪的周朝,最迟不会晚于公元前一世纪。刘胜墓中即有发现。 明史历一记载[1]
定时之术,壶漏为古法,轮钟为新法,然不若求端于日星,昼则用日,夜则任用一星。皆以仪器测取经纬度数,推算得之。此定时法也。
——张廷玉,《明史·历一》
泄水型漏壶
最早的铜壶呈圆筒状,近底部有一个漏嘴,壶盖有小孔插着刻有度数的木箭或木尺。当壶水从漏嘴流出,木箭便会下降,从而指示出当时的时刻。漏箭共有一百刻,分昼夜。夏至通常昼漏六十刻,夜漏四十刻;冬至则相反;春秋二分昼夜各五十刻。
受水型漏壶
西汉开始,泄水型漏壶逐步被受水型漏壶取代,其特色是浮在受水壶水面上的漏箭,随水面上升指示时间。
相关条目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