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劫鴛鴦

歷劫鴛鴦》(喬治亞語:;亞塞拜然語英語:)是一套1988年的苏联电影,由喬治亞和亞塞拜然合製,由沙基·帕拉賈諾夫杜鐸·艾巴錫澤聯袂導演,影片改編自米哈伊爾·萊蒙托夫創作於1837年的同名短篇故事艾席·克旦布》。《歷劫鴛鴦》是帕拉賈諾夫獻予兩年前去世的密友安特亞·塔哥夫斯基的電影,也是他在世時所拍的最後一部電影長片。此片展現了豐富多彩的亞塞拜然文化

歷劫鴛鴦
俄羅斯版電影海報
基本资料
导演杜鐸·艾巴錫澤
沙基·帕拉賈諾夫
编剧Giorgi Badridze[*]
剧本Gia Badridze
主演Yuri Mgoyan
蘇菲蔻·芝奧雷妮
拉馬·奇金澤
君士坦丁·史蒂凡柯夫
配乐Javanshir Guliyev
摄影艾拔·雅夫揚
制片商格魯茲亞電影
片长73分鐘
产地 蘇聯
语言喬治亞語亞塞拜然語
上映及发行
上映日期
  • 1988年 (1988)
各地片名
香港

劇情概述

電影展示了豐富的亞塞拜然傳統文化,這幅來自沙基可汗宮殿的「生命之樹」繪畫眞品就被運用在影片之中。

艾席·克旦布是個在婚禮或其他慶典上彈奏巴拉瑪琴的樂手,他愛上一個豪門千金瑪歌·妺琪莉。由於艾席並不富有,因此瑪歌的父親反對他們在一起。艾席許下諾言,他將作七年的遊歷,如若七年之後他獲得財富,便榮歸故里迎娶瑪歌,反之他就結束自己的生命。

艾席的情敵趁他在河中沐浴時偸走他的衣服,很多人都認為艾席淹死了。這個可憐的樂手流浪到蘇丹的宮殿為他吟唱自己的愛情,蘇丹很喜愛他的歌聲,賜他黃金作為獎賞。七年光陰漸漸流逝,艾席生活日益富裕,他也慢慢遺忘了自己曾經深愛的女子......

風格

整個故事以亞塞拜然民間傳說的形式來講述,影片配樂以及色彩的使用扮演了傳達這一形式的關鍵角色。如同《紅塵百劫》和《蘇南堡傳奇》,此片也只使用極少對白,運用腳本字幕來講述劇情發展。導演還故意製造時代錯誤,比如直接在影片裏出現衝鋒鎗電影攝影機

主題

帕拉賈諾夫之前的三部彩色長片以豐富的影像展示了烏克蘭亞美尼亞喬治亞三國的文化,同樣,這部《歷劫鴛鴦》為觀影者奉上亞塞拜然的傳統文化,囊括服飾、音樂、舞蹈、藝術和風俗等。

獎項

  • 1988 — 歐洲電影獎:特別演出獎和最佳藝術指導獎。[1]
  • 1989 — 伊斯坦堡國際影展:評審團特別獎。[2]
  • 1990 — 尼卡獎
    • 最佳實景電影和最佳導演獎[3]
    • 最佳攝影[3]
    • 最佳美術指導[3]

參看

參考資料

  1. . [2016-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23).
  2. . [2016-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10月7日).
  3. . [2016-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0).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