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齿兽科

横齿兽科(学名:Traversodontidae)是已灭绝合弓纲的一科,属于兽孔目犬齿兽亚目犬颌兽类。在1936年,Friedrich von Huene将发现于巴西的物种创建为横齿兽科。

横齿兽科
化石时期:
Exaeretodon的想像图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合弓纲 Synapsida
演化支 兽孔类 Therapsida
演化支 犬齿兽类 Cynodontia
小目: 犬颌兽小目 Cynognathia
演化支 Gomphodontia Gomphodontia
演化支 Neogomphodontia Neogomphodontia
科: 横齿兽科 Traversodontidae
  • Andescynodon
  • Arctotraversodon
  • Boreogomphodon
  • Colbertosaurus
  • ?Gornogomphodon
  • Habayia
  • 卢安瓜兽属 Luangwa
  • Mandagomphodon
  • Maubeugia
  • Microscalenodon
  • Nanogomphodon
  • Pascualgnathus
  • 砖臼齿兽属 Plinthogomphodon
  • Rosieria
  • Scalenodon
  • Theropsodon
  • 横齿兽属 Traversodon
  • 嵌齿鳄兽亚科 Gomphodontosuchinae
    • 显齿兽属 Exaeretodon
    • 嵌齿鳄兽属 Gomphodontosuchus
    • Menadon
    • Protuberum
    • Ruberodon
    • 圣齿兽属 Santagnathus
    • 天狼颌兽属 Siriusgnathus
    • Scalenodontoides
  • Massetognathinae

特征

横齿兽科是群草食性动物,大型犬齿后方的牙齿高度特化、宽度变宽,适合咀嚼植物。犬齿后方的牙齿紧密排列,齿冠互相接触,牙齿宽度大于长度,有数个齿尖。由于犬齿后方的牙齿有许多特征,常用来鉴定横齿兽科。横齿兽科的头颅骨短,口鼻部的前端宽于中段。牙齿位于上下颌的内侧深处,显示在生前可能有肉质组织连接至上颌、下颌两侧。当横齿兽科进食时,可将植物置于两侧的肉质颊部,使用后段牙齿咀嚼植物。

横齿兽科的颅后骨骼较类似哺乳动物,而较不类似早期兽孔目动物。早期横齿兽科的脊椎、肋骨连接方式坚固;而后期横齿兽科失去这个特征,例如Exaeretodon,比较类似哺乳动物。横齿兽科可能是卵生动物,如同其他犬齿兽类、早期兽孔类动物。

地理分布与古生态学

横齿兽科的化石散布于全球各地,主要在南方的冈瓦那大陆非洲南美洲),近年在北美洲欧洲也有发现化石。横齿兽科出现于三叠纪中期,在三叠纪晚期相当繁盛。在侏罗纪早期,横齿兽科的数量减少、最后灭绝,原因可能是恐龙三瘤齿兽科哺乳动物的竞争。

许多横齿兽科是大型犬齿兽类动物,晚三叠纪的某些欧洲横齿兽类的体型非常小,例如:MaubeugiaHabayia。这些物种可能是因为岛屿环境隔离,而成为体形较小的侏儒物种[1]

参考数据

  1. Godefroit, P. . Paläontologische Zeitschrift. 1999, 73 (3-4): 385–394. doi:10.1007/BF02988049.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