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洞
历史
桃源洞一带原属碗窰村范围,在1905年批出的集体官契中登记于碗窰名下。[1]1917年,来自广东清远的先天道人士田邵邨在该地开垦,创立桃源洞道堂,该地因而得名。[2]该道堂的水月宫收容来港妇女居住静修,自耕自足。及后陆续有更多道观静室在附近建成,是大埔宗教胜地。桃源洞于日治时期立村,成为碗窑乡十村其中一员。[3][4]至1960年代,桃源洞建有两排共约10间村屋。
桃源洞位处大埔河下游,河道曲折,风景明媚。在1980年代大埔新市镇发展前,是新界其中一个旅游胜地。桃源洞和附近摩啰潭的天然淡水池是游人嬉水之地,同时间因潭底岩石嶙峋导致年来意外频生。[5][6]桃源洞附近有不少名胜建筑,例如甘泉别墅、𬬻峰学院等等。[7][8][9]
1980年代中,政府扩建大埔新市镇,收回九广铁路以南的大片土地作发展住宅,并整理河道。桃源洞以及附近的运头塘村、白桥村、陶子𡷹村均包括在收地范围内,最终桃源洞山边两排村屋庙宇于1987年被拆卸。[10]桃源洞收地后,只有两幢靠近山中的村屋获得保留(桃源洞12号和25号),桃源洞道堂和其他村民迁到新筑的山塘新村,𬬻峰学院的部份园景摆设移到坪𪨶云泉仙馆。现时,桃源洞的村务已荒废,村代表职位悬空多年。
参见
参考数据
- . 新界乡议局. 1991.
- 危丁明. . 三联书店. 2019.
- . 福山堂.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8).
- . www.oocities.org. [2023-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8).
- . 华侨日报. 1963-07-08.
- . 大公报. 1957-07-28.
- . 大公报. 1957-10-24.
- . 华侨日报. 1973-03-16.
- . T Post 大报. 2020-12-26 (中文(简体)).
- . T Post 大报. 2021-04-24 (中文(简体)).
- 王洁恩. . 香港01. 2021-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7) (中文(香港)).
- . 明报. 2021-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0) (中文(繁体)).
- (PDF). Lands Department. September 200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10-01) (英语).
外部链接
- 居民代表选举桃源洞(大埔)的划定现有乡村范围(2019-2022年)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大埔桃源洞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大埔桃源洞村蔬菜梯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