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岸英一

根岸英一日语: Negishi Ei-ichi ?1935年7月14日—2021年6月6日[1]),男,日本化学家普渡大学講座教授、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日本文化勳章獲得者、文化功勞者。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學位。

根岸英一诺贝尔奖得主
出生(1935-07-14)1935年7月14日
 滿洲國新京特別市
(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吉林省长春市
逝世2021年6月6日(2021歲—06—06)(85歲)
 美國印第安纳州印第安納波利斯
居住地 美國印第安纳州
国籍 滿洲國(1935-1945)
 日本
母校东京大学
宾夕法尼亚大学
知名于根岸偶联反应
配偶根岸堇
奖项Sir Edward Frankland Prize Lectureship (2000)
诺贝尔化学奖 (2010)
文化勳章 (2010)
文化功勞者 (2010)
科学生涯
机构普渡大学
雪城大学
博士導師
其他指导者赫伯特·布朗
备注
親屬:
鈴木健次(內兄)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
假名
平文式罗马字

根岸教授是根岸反應的發現者,在化学界尤其是有机化学界享有盛誉,因為在「有机合成中的鈀催化交叉偶联反应」方面做出贡献而與理查德·赫克鈴木章共同獲得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2][3]

生平

早年生活與教育

根岸英一於1935年(康德二年)在长春出生[4][5],為配合父親在南滿洲鐵道的工作所需,嗣後遷居哈爾濱仁川京城府(現首爾)等地。後舉家遷至日本神奈川县大和市並居,在此度过少年時代。由于当时满洲国的小学入学比日本早1年,因此根岸入读神奈川县立湘南高等学校时比同級生都小一岁[6]。1953年从神奈川县立湘南高等学校毕業[5],1958年从東京大学工学部应用化学科毕業,进入帝人株式会社工作[4]。后从帝人公司休職,在福布莱特计划下领取奖学金,前往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1963年获得博士学位,指導教授为。

職業生涯

左起:彼得·戴蒙德戴尔·莫滕森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安德烈·海姆鈴木章、根岸英一以及理查德·赫克,2010年諾貝爾獎得主在瑞典皇家科學院召開記者會

取得博士学位后,根岸英一希望在日本的大学中进行研究工作[7],但最终还是返回帝人株式会社。1966年,他决定从帝人辞职,赴美国普渡大学赫伯特·布朗教授(1979年获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的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1968年成为普渡大学助理教授,1972年转至雪城大学担任助理教授,1976年升任雪城大学副教授。1979年,在布朗邀请之下,回到普渡大学就任教授。1999年荣任普渡大学“赫伯特·布朗”讲座教授。

11月12日,200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南部陽一郎特別出席根岸獲獎的慶祝會,兩人同為定居美國中西部的日本人諾貝爾獎得主,也都是東京大學校友[8]

失蹤與車禍

2018年3月12日,根岸夫婦出遊後失蹤,翌日伊利諾州奧格爾郡警方尋獲受傷的根岸英一與去世的根岸堇()。據信兩人駕車途中曾發生車禍,後來因為GPS誤導至壕溝而身亡。[9]

學術貢獻

在五十幾年的研究生涯中,根岸英一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集中在金属有机化学和有机合成方法学领域,许多方法都以其命名,例如根岸偶联反应、根岸试剂、ZMA反应、ZACA反应等等。许多成果都已经成为重要的合成方法并已广泛工业化。其中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即根岸偶联反应(有機锌化合物与卤代烃在钯或镍催化下的偶联反应),他也因此於2010年10月6日与鈴木章理查德·赫克共享诺贝尔化学奖[10]

奖项和榮譽

根岸教授在斯德哥爾摩大學發表演講

奖项

  • 1996 A. R. Day Award
  • 1997 日本化學會獎[11]
  • 1998 Herbert N. McCoy Award
  • 1998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Award for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美國化學會有機金屬化學獎)
  • 1998-2000 Alexander von Humboldt Senior Researcher Award
  • 2000 Sir Edward Frankland Prize Lectureship
  • 2003 Sigma Xi Award, Purdue University
  • 2007 Yamada-Koga Prize(山田-古賀獎)
  • 2010 文化功勞者文化勳章
  • 2010 諾貝爾化學獎[10]
  • 2010 ACS Award for Creative Work in Synthetic Organic Chemistry(美國化學會有機合成化學獎)

荣誉

  • 1960-1961 Fulbright-Smith-Mund Fellowship
  • 1962-1963 Harrison Fellowship at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 1987 Guggenheim Fellowship
  • 2011 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
  • 2014 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轶事

諾貝爾獎官方網站在宣布根岸英一获奖的第一時間,出現了2個錯誤:

  1. 誤植姓名為「」[12]
  2. 誤植出生地為[13]。事實上,1935年的長春是滿洲國新京,而非日本領土。

参考资料

  1. Service, Purdue News. . www.purdue.edu. [2021-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10) (英语).
  2. . Nobelprize.org. 2010-10-06 [2010-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0-08).
  3. . [2016-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02).
  4. . 琉球新報. 2010-10-06 [2010-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1-30).
  5. . スポーツ報知 (報知新聞社). 2010-10-07 [2010-10-07].
  6. . 神奈川新聞. [2010-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17).
  7. . 毎日新聞(電子版). [2010-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9).
  8. . 47NEWS.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6).
  9. . 共同通信. [2018-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15).
  10. . 産経新聞. 2010-10-06 [2010-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0-06).
  11. . 日本化学会. 2010-01-22 [2010-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4).
  12. (PDF).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4-04).
  13. . News Powered by Cision. [2021-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2).

參見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