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饼
柿饼是一种将柿子干燥而制成果干的食品,也称为干柿或柿干。可以直接食用或是入菜[1] ,也有记载可当药用[2]。在东亚国家如中国[3]、韩国[4]、日本[5] 都有类似的食品 。在台湾则是以新竹县的新埔与北埔为柿饼的主要产地[6]。

制作柿饼过程中将削皮的柿子置于阳光下曝晒(摄于新竹县新埔镇)。
原料与制作
台湾的柿子有两种,包括在1930年代自日本引进,但1980年代才试种成功,削皮之后即可以食用的甜柿。主要分布在台中、嘉义、新竹等地海拔较高、气温较低的山区,另一种本土柿子叫涩柿,需要浸泡在石灰水、酒精几天脱涩之后,才能食用。但是涩柿也可以加工成柿饼。台湾目前用来制做成柿饼的原料以牛心柿、笔柿及石柿为最多。柿农会选在柿果由青转黄,但果实未开始软化之前即采摘柿果,依序进行清洗、削皮、干燥、拈压、整型与杀菌等过程后,就能成为口感佳的柿饼。其中,干燥的流程有依日晒柿饼、柴烧烘干、风吹等多次循环的传统古法,也有使用干燥机快速烘干的方式[7]。
参考数据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