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賴三郎
林頼三郎(日語:はやし らいざぶろう,1878年9月6日—1958年5月7日),原名三輪賴三郎,為日本刑法學者、政治家、教育家,曾任檢事總長、大審院院長以及司法大臣。榮譽為正二位勲一等法學博士。因將思想犯保護觀察法與預防性拘留加入治安維持法而為人所識。

林賴三郎
生平

約1937年的林賴三郎
1878年,賴三郎生於埼玉縣埼玉郡成田町(現行田市),父親是一名忍藩御典醫[註 1]。其後父親生意失敗,因此生活變得十分貧窮。於就讀忍高等小學校間,父親病危,為了幫補家計,賴三郎於途中成為北埼玉郡役所的雜工。16歲時,他成為北埼玉郡郡長林有章的養子。同年升讀東京法學院(中央大学前身),畢業後進得學位法學博士,並進入法律界。[1]
初時他為思想檢事派,並且加入法曹會。1919年,在三一運動爆發後,林賴三郎向平沼騏一郎所提交的調査報告當中,提出「將準備犯罪者隔離於社會外」。於升任司法次官(1925年)期間,曾協助制定及立法治安維持法,並直接導致京都學連事件發生。之後歷任檢事總長及大審院院長,1937年初次入閣,成為廣田內閣的司法大臣。[2]
1941年協助修改治安維持法,協助內閣加入思想犯保護觀察法以及預防性拘留,令治安維持法進一步變得嚴苛。[3]1945年出任樞密顧問官。兩年後接受公職追放。[4]
另一方面,他同時致力於教育事業,於1929年協助米田吉盛創立舊制横濱専門學校(現神奈川大學),並擔任初代校長。[5]於1938年,出任母校中央大學學長。於接受公職追放後,林賴三郎更加專注於教育事務上,歷任私立學校振興會長、中央教育審議會委員,1952年再次出任中央大學理事長。後人為了彰顥其對教育的熱誠,於其家鄉建造一個碑而供紀念。[6]
1958年,獲選為初代行田市名譽市民,同年5月病逝,享年七十九歲,同日獲追封為正二位。[7]
參考來源
- 荻野富士夫. . 岩波新書. 2000: p.17–18. ISBN 978-4-00-430689-4.
- 每日新聞. . [2020-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4).
- 井上寿一. . ちくま新書. 2013. ISBN 978-4-480-06711-1.
- コトバンク. . [2020-11-30].
- 神奈川大学創立五十周年小史編集委員会. . 神奈川大学. 1982.
- 彩之國. . [2020-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7).
- 大沢俊吉. . ポプラ社. 1959.
- The!対談. . [2020-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8).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